顺治十八年,明朝贡生于成龙被授官为县令,他从山西一路乞讨走了近2千公里才到达广西罗城县,共花了3个半月。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那年春天,山西永宁州的积雪还没化尽,44岁的于成龙接到一纸任命,上任为广西罗城知县。这个前明副榜贡生望着空荡荡的米缸,默默卖掉祖传砚台,换回三双草鞋、一顶斗笠。 亲友们拦他:“那地方瘴气重,前两任县令一死一逃!”他只在包袱里塞了本《论语》,留下一句“绝不以温饱为志”,转身走进风雪。 从山西到广西,近两千里路,他走了三个半月。睡过义庄停尸板,分过半块馍给逃荒的孩子,湘江险滩差点要了他的命。 抵达罗城那天,衙役盯着眼前衣衫褴褛的乞丐,直到看清告身文书才慌忙下跪。 而所谓的县衙,不过是关帝庙里三间漏风的茅屋,神案当公堂,蒿草堵破窗。 第一夜山匪踹门抢劫,于成龙抄起烧火棍拼命,背上留下三寸长的血口。天亮后,他抹了把脸宣布:“今日起,剿匪开荒!” 罗城的苦难远超想象,城里只剩六户人家,粮仓的霉米只够百人吃十天。仆人老周偷藏半碗粥想给高烧的儿子,被发现后瑟瑟发抖。 于成龙却把粥倒进孩子碗里:“明日我去挖蕨根。”第二天,老周饿死在城隍庙后,怀里还揣着留给儿子的半块糠饼。 于成龙抖开草席时,摸到仆人腰间那张当票,那是他典当最后一件绸褂的凭证。 当夜,他遣散所有仆人:“跟着我,下一个饿死的就是你们。”破庙里,七品县令独自舂米,血泡染红了木杵。 转机始于一场孤身闯匪寨的谈判,于成龙指着山寨里的孩童问匪首:“你想让你儿子将来也当土匪吗?”三日后,十八名悍匪带着抢掠账册自首。 他当众烧毁账册,立下铁律,持械抢劫者斩,劫富济贫者劳役赎罪。保甲法像藤蔓蔓延全县,荒地划成井字格分给流民,承诺开荒三载不纳粮,这比清廷的土地政策早了整整十五年。 农闲时他带百姓夯土筑墙,手掌的老茧比老农还厚。柳城匪帮来袭时,城头握镰刀的妇孺没一个逃散,这是罗城七年来头一回。 康熙三年春天,稻田绿浪翻涌,牛羊漫山遍野,养济院飘出药香。可于成龙仍住破庙,每日两餐糠粥就腌菜。 邻县县令来访,见他蹲着劈柴,粗布衣肩线崩裂,晒伤的皮肉渗着血丝。 饭桌上只有盐拌野菜,来客掏银票的手被推开:“听听窗外。”学堂里的诵读声穿林而来,他说那是比银子更金贵的东西。 七年光阴,罗城从六户变成千户人家。朝廷卓异嘉奖令送到时,他正给孤寡老人修屋顶。百姓凑的百两程仪,被他换成耕牛分给农户。 康熙六年赴任合州那天,万人空巷。老妇提篮熟鸡蛋追轿三里,他掀帘接过,蛋壳尚带余温。轿行至界碑,身后哭声震天,数百百姓赤脚跪成青衫的海洋。 他下轿长揖及地,怀里的鸡蛋重似千斤。后来这些蛋分给了沿途乞儿,蛋壳碾碎撒进罗城土壤,像极了他用七年光阴种下的希望。 于成龙的遗物只有一件棉袍、半罐豆豉,却让康熙提笔写下天下廉吏第一。 三百年后,罗城人重建了他当年修的于公亭,成龙湖畔的廉政展示馆里,游客仍能触摸到那段历史的热度,原来最硬的骨头,从来不怕最苦的命。 官方信源: 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官网《天下第一廉吏--于成龙》 广西纪检监察网《八桂清官廉吏于成龙:罗城知县 天地良心》 甘肃纪检监察网《“天下廉吏第一”于成龙》
顺治十八年,明朝贡生于成龙被授官为县令,他从山西一路乞讨走了近2千公里才到达广西
提莫说热点
2025-08-09 14:38:0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