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05年,王京花提出离开华谊,她问旗下的艺人:“有谁想跟我走?”几十个艺人纷纷表示愿意追随。听到消息的王氏兄弟极力挽留,但王京花去意已决,气得王中军在会上拍着桌子大喊:“不如我走得了”。王京花带着陈道明、胡军、刘嘉玲、夏雨等投奔了对手橙天,犹如一场地震,华谊艺人经纪业务受损严重。2009年华谊上市后,包括黄晓明、周迅、李冰冰等在内的诸多明星,翅膀渐硬,也都纷纷脱离华谊,自组工作室。 王京花可以说是中国娱乐圈中最牛的经纪人,现在的杨天真就是她手下带出来的。 而在2005年,王牌经纪人王京花做出了改变人生的决定。 “有谁想跟我走?” 话音未落,几十位艺人,包括陈道明、胡军、刘嘉玲、夏雨等一线大咖几乎同时站了起来。 这一幕,瞬间震碎了华谊引以为傲的艺人经纪版图。 那么,王京花走后又会有怎样的影响? 王京花,这位被业内尊称为“花姐”的经纪人,在华谊的地位举足轻重。 她不仅是创始人王氏兄弟的左膀右臂,更是华谊艺人经纪体系的奠基人。 她一手挖掘、培养并凝聚了华谊最核心的艺人资源,是维系公司与明星之间最关键的纽带。 她的出走,绝非普通的人事变动,而是对华谊根基的致命一击。 面对王中军的挽留,王京花却去意已决。 带着一大半挣钱的艺人,头也不回地投奔了竞争对手橙天娱乐。 王中军气的“不如我走得了”,成了华谊由盛转衰的开端。 王京花的离开,不仅让华谊元气大伤,更让大家看出华谊对顶级艺人的掌控力,并不牢固。 王氏兄弟试图稳住阵脚,将资源向冯小刚导演倾斜,试图用“贺岁片之王”的票房号召力来弥补艺人流失的损失。 冯小刚也不负众望,《集结号》、《非诚勿扰》等作品接连成功,暂时掩盖了危机。 然而,隐患已然埋下。 2009年,华谊顶着“中国影视娱乐第一股”的光环成功登陆创业板,风光无限。 但上市之后,反而促使了华谊逐渐走向分崩离析。 当时较火的黄晓明、周迅、李冰冰等顶梁柱,甚至开始自立门户,成立个人工作室。 华谊辛苦搭建的艺人金字塔,在上市后迅速土崩瓦解。 这家以经纪业务起家的公司,逐渐失去了核心竞争力。 为了应对艺人流失,华谊将宝押在了“大导演+大制作”的模式上,尤其是捆绑冯小刚。 2015年,华谊以惊人的10.5亿天价收购冯小刚的“东阳美拉”公司70%股权,签下对赌协议,试图将冯氏喜剧的金字招牌牢牢焊在华谊的战车上。 同时,华谊开启了激进的多元化扩张,试图打造“东方迪士尼”。 然而,豪赌的代价是惨重的。 冯小刚的《1942》遭遇票房滑铁卢,沉重打击了华谊的业绩和信心。 寄予厚望的电影公社和英雄互娱,非但没能成为新的增长引擎,反而成了连年亏损的无底洞。 更致命的是,当徐峥的《泰囧》、陈思诚的《唐探》系列、吴京的《战狼》系列等由新生代电影人主导的作品,以精准的市场定位和创新的叙事横扫票房时,华谊已经早就不是曾经的领头羊。 从2018年开始,华谊的营收从38亿断崖式下跌到2020年的15亿。 更触目惊心的是利润表,连续三年巨额亏损,累计超过60亿! 曾经近900亿的市值,如同为了求生,王中军这位昔日的“娱乐圈教父”,开始了自救。 他忍痛拍卖珍藏多年的名画,抵押房产,质押股权,甚至将影院设备都拿去换钱。 老友马云也伸出援手,提供了7亿借款。 然而,这一切在2020年席卷全球的疫情面前,显得杯水车薪。 影院停摆,项目停滞,华谊的现金流彻底枯竭。 2021年,王中军、王中磊兄弟因债务问题被法院限制高消费。 2022年,他们更是被列为被执行人,执行标的接近2亿。 曾经门庭若市的华谊,如今盟友尽散。 回望华谊的崩塌之路,王京花从2005年的率众出走,就是开始。 在风云变幻的娱乐江湖,没有永恒的帝国,只有永恒的变革与挑战。 主要信源:(—搜狐娱乐—王中军谈王京花与华谊亏损:银行逼债时感觉世态炎凉)
早在2005年,王京花提出离开华谊,她问旗下的艺人:“有谁想跟我走?”几十个艺人
炎左吖吖
2025-08-09 14:38:0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