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浙江嘉兴,男子和朋友合伙做二手车生意,男子投了44.8万,他只负责投钱,

小张主张 2025-08-10 20:20:24

8月7日浙江嘉兴,男子和朋友合伙做二手车生意,男子投了44.8万,他只负责投钱,不参与经营,结果他发现,朋友收了一辆28万的车,实际上价值只有7万,他这才知道自己被骗了,于是他和朋友吵了起来,男子报了警,朋友却称,这不是合伙做生意,这是借款。   “他说这是借款?可当初明明说好了合伙做二手车生意!”浙江嘉兴的王先生攥着手机,指尖在转账记录上来回滑动,声音里混着愤怒和无奈。   谁能想到,一场始于信任的合作,不到一年时间,竟在“投资”和“借款”的争议里,搅成了一团乱麻。   王先生是做装修生意的,在和朋友的一场饭局上认识了做二手车生意的陈老板,原本只是没事的时候在一起喝喝茶,一天闲聊时,陈老板突然提起行业里“低买高卖”的利润,说自己渠道熟、眼光准,“投钱就能分红,不用操心经营”。   2024年9月,两人加上微信后,王先生陆续转了44.8万,他没细究合同,也没写协议,全因“朋友情分”和那句“稳赚”的口头承诺,在他看来,自己只需要出钱,剩下的交给陈老板就行。   期间陈先生陆陆续续给王先生回了15万的款,可渐渐的王先生感觉不对劲:“我明明拿六成,可时间这么久了,才陆陆续续回了15万给我啊!”他越想越疑惑于是他查了一下11月8日陈先生让他看的那辆“保时捷卡宴”。   这辆车陈先生跟他说是28万,所以两人一人出了14万,可在网上查过后发现这辆车的市场价格只有7万左右,这让他慌了:自己投的钱,难道被拿去买“低价车”了?   找陈老板对峙时,王先生本想着讨个说法,没想到对方先是支支吾吾说“看走眼了”,后来干脆翻了脸:“这钱是你借给我的,又不是合伙投资。”   聊天记录里,陈老板先前说的“这批车能赚多少”“月底分红”, 并没有投资这一说,只剩下“借钱周转”的模糊说法。   无奈之下王先生直接报了警,可事情没像他想的那样清晰,警方介入后,双方各执一词:   王先生翻遍聊天记录,只找到陈老板聊“收车、卖车”的片段,没白纸黑字的“合伙协议”,陈老板则咬死“借钱周转”,把生意亏损的风险推得一干二净。   如今,王先生想拿回本金,却陷入“举证难”的问题,这场纠纷,戳破了“熟人合作”最扎心的真相:信任代替合同,人情盖过规则,等到出问题,口头约定就像纸糊的墙看着结实,一推就倒。   其实,类似的事儿不在少数:亲戚合伙开餐馆,赚了钱扯皮;朋友合作做项目,亏了钱翻脸……不是人心易变,而是人性里的“侥幸”和“信任”,往往敌不过利益的拉扯。   王先生的遭遇,像给所有人敲了记警钟:哪怕和最信任的人合作,该签的协议得签,该留的凭证得留,毕竟,感情是感情,生意是生意,把规则写清楚,才是对彼此最基本的保护。   那么你们怎么看待这件事呢?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们的看法吧! 素材来源:1818黄金眼 8月7日

0 阅读:0
小张主张

小张主张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