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12月的一天夜里,王绍义终于把康熙的景陵地宫给炸开了。只见六口棺椁并排

文山聊武器 2025-08-10 22:30:45

1945年12月的一天夜里,王绍义终于把康熙的景陵地宫给炸开了。只见六口棺椁并排浸泡在三四尺深的死水里,四周弥漫着难闻的味道。而中间最高最大的那一口棺椁便是康熙的灵柩。 王绍义,1890年出生在河北承德兴隆县一个穷得叮当响的村子。家里老爹是个石匠,老娘操持家务,日子过得紧巴巴。他从小跟着爹干活,锤石头凿石料,练出一身力气,可他压根儿看不上这苦哈哈的营生。村里老人们常凑在树底下讲故事,说清东陵埋着金银珠宝,龙袍玉器多得数不过来。这些话在王绍义心里埋下了种子。他不想一辈子窝在穷乡僻壤,梦想着干一票大的,翻身做人上人。 1906年,16岁的他跟着爹接了个活儿——修缮清东陵的石构件。他头一回走进陵区,看见那气派的石牌坊、雕龙柱和隆恩殿,眼睛都直了。工地上,他偷听老工匠聊地宫的机关和宝藏分布,心里暗暗记下。清朝倒台后,社会乱成一锅粥,守陵的部队撤了,王绍义觉得机会来了。他扔下石匠活儿,拉了一帮地痞流氓,在直隶和山东一带干起了抢劫绑票的买卖。有一回,他带人夜袭一个富商,抢了银子还绑了人家儿子,勒索赎金,手法狠辣,名声慢慢传开。 1928年,军阀孙殿英带着部队把慈禧和乾隆的陵墓给挖了,弄得全国哗然。王绍义早就惦记着清东陵的宝贝,眼红得不行,可那会儿被孙殿英的兵赶跑了。他咽不下这口气,搬到清东陵附近的新义村住下,表面上干点弹棉花的活儿,走街串巷混日子,背地里却四处打听陵墓的底细。他跟当年修陵的村民套近乎,问地宫入口在哪儿,机关怎么设,还翻了地方志,搜刮清代陵墓的线索。十几年下来,他攒了一支队伍,都是些惯偷、无赖和混不下去的家伙,许给他们好处,打算豁出去干一票。 1945年,日本投降,抗战刚结束,华北乱得像一盘散沙,清东陵的防护跟摆设似的。王绍义一看,这不正是天赐良机吗?他召集手下,盯上了康熙景陵,准备动手。 1945年12月的一个深夜,王绍义带着十几个手下,扛着铁锹、撬棍和土炸药,偷偷摸进康熙景陵的地界。他凭着多年打探,找到地宫入口的位置。那地方有块不起眼的石板,上面刻着隐秘标记。他让人挖开地面,露出一扇汉白玉石门。几个人拿撬棍使劲撬,石门死沉死沉的,动都不动。王绍义急了,干脆让人点炸药。一声巨响,石门炸开个口子,他提着油灯第一个钻进去。墓道里湿气重,地上青石板泡了水,墓室深处积水三四尺,六口楠木棺椁排成一排,泡在黑绿色的死水里,味道臭得熏人。中间那口最气派的棺椁,雕工精细,就是康熙的灵柩。 王绍义让人拿斧子劈棺椁,六口棺全没放过。他们把里面的金器、玉器、珠宝一股脑儿往外掏。康熙陵被糟蹋得不成样子,陪葬品散了一地,有的还掉进水里。这帮人忙活了一夜,装满麻袋就跑。 康熙景陵一遭殃,王绍义的胃口更大了。他带着团伙接连祸害清chai东陵的其他陵墓,乾隆的裕陵、慈禧的定东陵、同治的惠陵,总共14座陵,157个地宫,全被他们翻了个底朝天。他们用炸药炸门,劈开棺椁,抢走金银珠宝。同治惠陵里,皇帝的龙袍被扯下来,皇后尸身被翻得乱七八糟,陪葬品装满麻袋运走。慈禧陵的夜明珠、翡翠西瓜全没了,九龙玉杯据说被手下田大化藏起来,后来流出去,下落不明。 这些宝贝被他们抢走后,很快就进了黑市。有些村民拿玉 Trades玉如意换几斗玉米,鼻烟壶换一袋面粉,太便宜了。不少文物从天津、北平的黑市流到海外,再也没找回来。公安部门使劲追,可只抢回点破烂货。惠陵地宫扔那儿没人管,积水臭烘烘,直到1952年文物保管所弄起来才封上。 王绍义跑不掉。1950年,公安在华北围捕他,他东躲西藏,最后在个偏僻村子被逮住。1951年,法院判他死刑。次年,他六个最狠的同伙被拉到景陵大碑楼前枪毙,尸体晒了七天,警告其他人。清东陵这事儿成了近代史上的大污点,文物损失没法算,太让人心疼了。

0 阅读:314
文山聊武器

文山聊武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