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强渡成功:打赢这一仗,普京将成“世界领袖”?要基辅政府命 第聂伯河这条水,不是普通的地理线,而是乌克兰的命门。地图上它像一把刀,把乌克兰切成东西两半。河东是俄军稳固的控制区,河西是乌军硬撑的防线。 谁越过去,谁就能直接把对方的心脏握在手里。三年多了,这条河的两岸一直在互相瞪着眼,谁都没真敢伸手过去死死攥住,因为大家都知道——这是一条杀河,过一次,就是一次血账。 2022年,俄军曾经试过。他们从克里米亚一路北推,拿下赫尔松,还踩到了西岸,手握安东诺夫斯基大桥,推进顺风顺水。可乌军的秋季反击切断了补给,俄军不得不撤回东岸,还亲手炸掉了桥。那一次,普京吃到的教训是——渡河容易,守河难。 乌军也试过。2023年,他们在克林基一带摸过去,用小艇拉了几个连队过去扎小滩头堡,还吹得天花乱坠,说是要牵制俄军的南线注意力。结果半年不到,被俄军炮火和无人机像碾蚂蚁一样反复收拾,最后不得不灰溜溜撤回去。 这条河的地形够狠。河道宽的地方有上千米,水急浪高,岸线高低不平,两边村镇、沼泽、林地夹杂,想用舟桥过去,不光要躲炮弹,还得防着无人机从天上盯死。渡过去是第一关,能不能在对面打出立足点、挨到工事稳固,那是第二关。两关都过了,才谈得上算“成功”。 现在的情况和过去不一样。俄军在东部的推进已经挤到了第聂伯彼得罗夫斯克边上,南面的赫尔松东岸更是牢牢控制,补给线也比两年前结实得多。最近几个月,舟桥、登陆艇、重型工程装备往前线调的频率越来越高,这可不是摆设。普京嘴上不急,可手上的活儿早就动起来了。真要哪天天黑风紧,他就能把西岸变成“俄罗斯区”的一部分。 别被那些媒体的废话骗了,普京不在乎什么“世界领袖”的名头,那是给外行看的。他要的是地盘,是能在谈判桌上摁住基辅脑袋的筹码。西岸要是失了,尼古拉耶夫、敖德萨迟早沦陷,乌克兰直接变成内陆国,黑海这扇门从此紧锁。这不仅是地理上的死局,更是经济上的断头台——粮食出不去,外贸全废,国内经济会像没气的皮球,一点点瘪下去。 基辅的困境不是秘密。兵源是硬伤,征兵令一波波下,年轻人能跑的跑、能躲的躲,愿意上前线的越来越少。西方的援助就像老式水龙头,承诺是哗哗的水声,实际到手是滴滴答答的水珠。 前线弹药紧,部队要么省着打,要么硬顶着缺口撑阵地。赫尔松市区的平民天天在炮火声里过日子,活得像定时炸弹,谁还有心气去支持什么“反攻”? 俄军也清楚,渡河是一场高风险的赌博。上一次在安东诺夫斯基桥附近翻车,就是没做到极限的制空权和炮火压制。真正要干,他们会先用长程火力和无人机把对岸打成废墟,再让工兵和舟桥部队一口气冲过去,连喘都不能喘。就算只占了几个村子,桥头堡立起来了,乌军也得立刻掉队去堵,东部和北部的防线自然松动。 最恶毒的打法是什么?不是一口气打到敖德萨,而是站住脚后不动,把“我随时能过来”的威胁挂在乌军头上,让基辅日夜担心南线失守,不得不一直耗兵力死守西岸。南线被拖住,东线自然空虚。普京完全有耐心做这种“温水煮青蛙”的事。 西方的态度更是帮了普京的忙。美国忙着国内内斗,欧洲对援乌早就吵成一锅粥,有人想加码,有人想趁早收手。真要第聂伯河的西岸被俄军啃下来,西方很可能一边骂一边犹豫,最后默认“打不回来了”的事实。普京的耐心,就是赌他们的意志先崩。 这场仗的转折点,不是城破那一刻的欢呼,而是河对岸多出来的那几面旗。那是个信号:乌克兰南部的命脉已经被卡住,喘息的空间越来越小。等到基辅反应过来,发现不是能不能守的问题,而是还能撑多久的问题。 第聂伯河表面上风平浪静,实际上两岸都在暗暗备刀磨枪。谁先下水,谁就赌上了数千人的性命和一整条战线的未来。普京要的不是立刻的大胜,而是把手伸到基辅的脖子上,让它明白——活下去得看我的脸色。 参考资料: 《俄军在第聂伯河方向的战术变化》参考消息 《乌克兰南线防御的持续压力》新华社
俄罗斯最近这波操作,算是彻底把“规矩”给掀了。谁也没想到,一向讲究“精准打
【8评论】【8点赞】
中国战士
普京大帝的温水煮青蛙战术已经成功耗死北约欧盟及其炮灰乌克兰,俄罗斯一把刀一直悬在北约的头顶,声东击西避实就虚围三缺一围点打援,哪一样都得要乌克兰的命
用户10xxx76
普京说,给我二十年时间,将俄罗斯变得更强大。泽连斯基成全了普京的诺言,美国成全了普京的诺言。美国不到白俄罗斯搞颜色革命,白俄罗斯不会与俄罗斯合二为一;泽连斯基不打代理人战争,普京就得不到乌东四州。现在普京达到了目的,这都是美国成全了普京的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