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到狠人了!”黑龙江一女子凌晨5点熟睡时,突然被广场上传来的声响吵醒,她果断冲

牧童的娱论 2025-08-14 09:03:15

“碰到狠人了!”黑龙江一女子凌晨5点熟睡时,突然被广场上传来的声响吵醒,她果断冲向广场,结果看到一群大妈放着音乐,在跳广场舞,女子吐槽:就是退休金发多了,并报警和大妈们硬刚,网友:能跳舞,但这也太早了吧! 据李女士回忆,这群大妈几乎每天凌晨五点左右就会出现在广场上。 那天清晨,她还沉浸在睡梦中,突然被一阵低沉而连续的音乐声惊醒,像重锤般砸在耳膜上,让她整个人猛地坐起。 李女士揉了揉惺忪的睡眼,试图搞清楚声音来源,只见窗外的广场上亮着昏黄的灯光,十几位身穿运动服、戴着鲜艳头巾的大妈正伴随音响的重低音有节奏地跳着广场舞。 音乐低音轰鸣,一阵阵震动感沿着窗户传进房间,整个小区的楼房都能清晰听到。李女士不禁皱起眉头,心中涌起一股无奈和愤怒:这个时间,这么吵,实在让人难以入睡。 作为上班族,李女士的作息本来很规律,每天凌晨起床准备工作。她一向习惯在清晨整理家务、打理自己,为即将开始的一天做准备。 可这一突如其来的音乐声像闯入生活的闹钟,让她的睡眠被彻底打断。 她走到窗边,看到大妈们随着音乐挥舞手臂,脚步整齐而有力,脸上带着笑意和热情,但这种欢乐在李女士看来,却成了对自己休息权的侵犯。 心里一阵气闷,她深吸一口气,尽量让自己冷静,却也忍不住喃喃自语:“这么早,难道他们不考虑别人休息吗?” 李女士试图以理服人。她穿着睡衣冲下楼去,声音略带无奈和严肃地喊道:“大妈们,可以稍微注意一下时间吗?现在太早了,很多人还在睡觉呢!” 大妈们停下动作,互相看了看,然后齐声回怼:“我们锻炼身体咋了?这点音乐吵你们睡觉也算烦?” 言辞中带着倔强与不屑,让李女士感到一阵火气上涌。她的心里既有愤怒,也有无力感——眼前的人显然不会因为她的提醒而改变。 李女士的情绪逐渐激动,她拿起电话,拨通了报警电话,语气中带着坚定与焦虑:“您好,我家附近的广场有人凌晨五点放音乐跳舞,声音太大严重扰民,请求警察过来处理。” 电话那头的接警员详细询问了情况,李女士将大妈们的人数、活动时间、音响大小等细节一一说明。 接警后,警方迅速赶到现场,耐心调解。大妈们起初还试图争辩,说跳舞是为了健康锻炼,清晨空气好,人数也不多,不影响他人休息。 警方指出,根据《城市管理条例》和相关噪音管理规定,早晨5点的噪音确实属于扰民行为,应当予以制止。 经过现场沟通,部分大妈勉强同意降低音量并缩短练习时间,但仍有几名大妈抱怨:“退休了,早上跳舞是最舒服的时间,运动对身体好,难道就不能为了健康牺牲一点吗?” 李女士对此无奈地表示:“大家锻炼身体当然好,但不能建立在打扰他人休息的基础上。健康锻炼不该成为扰民的借口。” 事件曝光后,李女士将自己的经历写到社交媒体上,很快引发网友热议。 网友们纷纷表示理解李女士的困扰:“能跳舞可以,但凌晨5点也太早了吧!”“广场舞大妈太讨厌了,声音大又早,影响休息。” 也有网友指出:“社区管理应该更规范,早晚高峰时段应该有明确规定,不然居民都被扰得睡不好觉。” 此外,一些热心网友还提供了调解经验。有网友建议:“社区可以划定广场舞时间段,既满足大妈锻炼的需求,也保证居民休息不受影响。” 还有网友分析:“广场舞扰民问题多在于音响音量过大和时间过早,如果能配合耳机或小音响,问题或许会缓解。” 事实上,广场舞扰民已经成为许多城市的常见问题,尤其是在小区和广场相邻的居民楼附近。早晨和夜晚的音量过大,经常引发居民投诉。 李女士在社交媒体上也呼吁:“希望大家理解,公共空间是大家的,我们可以共享资源,但互相尊重和顾及他人生活作息很重要。” 她说,自己并不反对大妈们锻炼身体,但希望活动时间能适当调整,避免凌晨扰民。她坦言,报警只是最后的无奈选择,希望通过正规渠道解决问题。

0 阅读:374

评论列表

若尘

若尘

2
2025-08-14 09:56

抓起来关几天就老实了

牧童的娱论

牧童的娱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