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到狠人了!”黑龙江一女子凌晨5点熟睡时,突然被广场上传来的声响吵醒,她果断冲

文姐分享生活 2025-08-14 14:21:10

“碰到狠人了!”黑龙江一女子凌晨5点熟睡时,突然被广场上传来的声响吵醒,她果断冲向广场,结果看到一群大妈放着音乐,在跳广场舞,女子吐槽:就是退休金发多了,并报警和大妈们硬刚,网友:能跳舞,但这也太早了吧! 凌晨五点的广场舞:别让晨练变“晨扰” 一、被撕碎的美梦 凌晨五点的黑龙江,天刚蒙蒙亮,空气里还带着点凉意。赵女士(化名)头天加班到半夜,睡得正沉,忽然被一阵“动次打次”的音乐拽了出来。那声音像带着钩子,隔着窗户缝往耳朵里钻,鼓点敲得又急又响,把她脑子里的困意搅得稀碎。 “这谁啊?疯了吧!”赵女士猛地坐起来,摸过手机一看时间,屏幕上“5:03”的数字刺眼得很。她住的小区离广场就隔条马路,以前大妈们跳广场舞,最早也得七点,她上班前能补个回笼觉。可今天这动静,分明是把音响开了最大声。 她气呼呼地掀开被子,套上外套就往楼下冲。楼道里静悄悄的,只有她的脚步声“噔噔”响,越靠近广场,音乐声越震得人头皮发麻。远远就看见广场上灯火通明,十几个大妈排着队,跟着音乐扭腰摆臂,领头的阿姨动作尤其带劲,手里还挥着个红色指挥棒。 二、广场上的“硬碰硬” “你们能不能把声音关小点!”赵女士一嗓子喊出去,音乐声太大,大妈们愣了几秒才反应过来,动作齐刷刷停了。 领头的张大妈(化名)往前站了一步,叉着腰反问:“姑娘,这才几点啊?我们跳个舞锻炼身体,碍着你啥了?” “几点?五点!我昨天加班到一点,你们这音乐跟炸雷似的,还让不让人睡觉了?”赵女士气得声音发颤,指着广场边的居民楼,“这周围多少户人家?有上班的,有上学的,你们就不能晚点跳?” 旁边一个穿花衬衫的大妈接话:“我们老年人觉少,早起锻炼怎么了?广场就是给大家活动的,你嫌吵不会关窗户啊?” “关窗户?关窗户也挡不住这噪音!”赵女士越说越激动,“合着就你们锻炼身体金贵,别人的休息就不值钱?我看就是退休金发多了,闲得没事干!” 这话戳了马蜂窝,大妈们七嘴八舌吵起来。“你这姑娘怎么说话呢?”“我们跳个舞招你惹你了?”“年轻人火气别这么大!”张大妈更是瞪着眼:“我们在这儿跳了好几年了,从来没人说过啥,你就是故意来找茬!” 赵女士掏出手机,直接按下了报警电话,举着手机冲她们喊:“我不跟你们吵,让警察来说说,凌晨五点开这么大声音跳舞,到底合不合理!” 大妈们见她真报警了,气势弱了点,但还是有人嘟囔:“警察来了也管不着我们锻炼。” 三、噪音里的边界 警察来得挺快,骑着电动车进了广场。赵女士先把情况说了,强调“凌晨五点”“声音太大”。民警没急着下结论,先走到音响旁边听了听,又掏出手机测了下分贝,眉头皱了起来。 “张阿姨是吧?”民警认识经常在这儿组织活动的张大妈,“按规定,早上七点前,公共场所的噪音不能超过55分贝,你们这都快80了,确实超标了。” 张大妈有点不服气:“我们以前也这个点跳,没人说过啊。” “以前没人说,不代表合规。”民警耐心解释,“旁边就是居民区,好多人这时候还在睡觉,尤其是学生和加班的年轻人,你们这声音确实影响休息了。” 旁边有大妈小声说:“我们起得早,睡不着,不跳舞干啥去?” “锻炼是好事,但得讲究方式方法。”民警指着广场角落,“那边离居民楼远,你们可以挪过去跳,把音量调小一半,七点以后再挪回这边,这样既不耽误锻炼,也不影响别人,行不?” 赵女士听着民警的话,气消了点:“我不是不让她们跳,就是别太早、别太吵。大家互相体谅,日子才能好过。” 张大妈沉默了会儿,点了头:“行,我们挪过去,把声音调小。姑娘,刚才也怪我们没考虑周全,对不住了。” 赵女士愣了一下,没想到大妈会道歉,摆摆手:“没事,只要不影响睡觉就行。” 没一会儿,大妈们真的把音响搬到了角落,音乐声小了一大半,虽然还能听见,但已经不刺耳了。赵女士看着她们重新跳起来,转身回了家,躺下没多久,就睡着了。 四、热闹里的体谅 这事儿后来在小区群里传开了,好多人说赵女士干得好。有个妈妈说,她家孩子每天六点要起来背书,之前被广场舞吵得没法专心,现在终于清静了;还有个夜班司机说,凌晨正是他补觉的时候,以前总被吵醒,现在能睡踏实了。 也有人替大妈们说话,说老年人早起锻炼是好习惯,就是缺个合适的场地和时间。后来社区协调了下,在离居民区远的公园角落开辟了个“晨练区”,还装了分贝提示器,早上五点到七点之间,超过规定音量就会亮红灯提醒。 赵女士后来在小区超市碰到过张大妈,对方主动跟她打了招呼,说现在她们都在新场地跳,音量控制得好好的,再也没人投诉了。赵女士笑了笑,说:“这样挺好,你们跳得舒心,我们睡得也安心。”

0 阅读:0
文姐分享生活

文姐分享生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