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穷人越清醒,战争爆发的可能性就越小,穷人越糊涂,战争降临的可能性就越大。战争的深层逻辑就是让农民的儿子不远万里去杀死另一个农民的儿子,即便他们连面都没有见过。对上层来说,这样做既有了维护自身利益的耗材,又消灭了没有生产力的人口,一举两得。 翻看各国历史,会发现几乎都是一部接一部的战争史。那些民族情绪、宗教纷争、地缘对立的口号,不过是给战争披上的外衣。 去掉包装,战争其实是一道阶级公式:上层收割利益,中层执行命令,底层负责牺牲。 不少底层人总是觉得,只要上面的人看到了苦难,就能改变自己的处境,但现实是,这种期待从未真正发生过。 古罗马的执政官西塞罗早就说过,战争是获取奴隶的重要途径,如果没人替他们卖命,“奴隶”从何而来? 工业革命后,这种逻辑被现代化包装。十九世纪英国爆发宪章运动,国内矛盾紧张,维多利亚女王发动鸦片战争,既打开了殖民地市场,又拿部分战争利益安抚工人。 据统计,战争结束后,英国纺织工人工资上涨了近一半,工人运动明显减少。这就是资本主义扩张的真实样子——资本家吃肉,本土工人喝汤,殖民地人民分点残渣。 到了现代,战争换了形式。二十年的阿富汗战争,美国军工复合体赚走了2.3万亿美元,而牺牲的士兵,大多来自年收入低于4万美元的家庭,家属抚恤金只有区区50万美元。 不仅牺牲的是底层,战争债券的收益,还落入少数富裕阶层手中。相比二战的伤亡与破坏,这种用低伤亡换巨额收益的模式更高效,也更冷血。 进入全球化和互联网时代,剥削效率又被推高。2023年,苹果公司营收超过3800亿美元,利润高达969亿,超过大部分国家财政收入。 无论非洲矿工、中东难民,还是东亚流水线工人,只要买了苹果产品,都是在源源不断为美国富人输送利润。这种方式,让权力阶层不用开战,就能掠夺世界财富。 如今,随着技术进步,传统战争的必要性在下降,不是因为人类更文明,而是打仗的成本不划算了。 上层早就不愿意真打,即使打,也不会让底层分到好处,最多只是充当消耗品。对于普通人来说,战争只会带来损失,不会带来所谓的“翻身”。 在现代社会,战争已经不再是底层人改变命运的机会,相反,它是顶层固化利益的手段。以前可能有人觉得“打赢战争能改善生活”,但现在的全球化经济体系,让财富可以在不打仗的情况下轻易转移到少数人手里。 从阿富汗战争到大型跨国公司的利润分配,本质都是同一套剥削逻辑在升级。底层真正需要的,不是一次战争,而是提升自己的谈判筹码和选择权。在全球分工中找到更有价值的位置,比被动接受上层安排更重要。认清这一点,才不会再被“战争有利于我们”的幻象所迷惑。 你觉得普通人在现代世界中,还有可能从战争中受益吗?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的看法。
*终于找到答案了!日本为什么不承认侵略战争?2007年,日本甲级战犯东条英机的孙
【116评论】【5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