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淮南网友建议规范老头乐管理#,#官方回复网友规范老头乐管理建议#】非标电动三、四轮车因其驾驶门槛低等特点,受到群众青睐,在中老年群体中尤为明显。但非标电动三、四轮车安全性能差,加之驾驶人安全意识淡薄,容易引发交通事故,给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损失。
日前,安徽淮南一网友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留言,建议当地相关部门加强规范非机动车电瓶车管理,规范老年代步车市场,保障道路交通的安全与畅通。该网友在留言中表示,“道路上三、四轮电瓶车越来越多,极易在路口造成拥堵。这些车属于场内电瓶车,而且尺寸还越来越大,不能上电动车绿牌。”
因此他建议,“市政府牵头组织市场、交警、商务等有关部门确定管理方法。”同时,建议当地市场监管部门禁售这些不能上牌的电瓶车,交警部门出台禁行措施。另外,商务部门也可以出台以车换车的补贴政策,鼓励换掉这些不合格电瓶车。
针对该网友留言,淮南市相关部门作出回复称,目前在用电动三、四轮车中绝大部分不符合强制性产品标准,为不合规车辆,不在工信部《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内,无法按“机动车”办理注册登记上牌并按机动车管理。
同时,由于经销商刻意规避宣传,群众并不了解合规生产的车辆需要上牌并需持有驾驶资格才能上路驾驶,部分群众虽然知道,但认为大家都在使用,存在从众心理,因此多数仍按照“非机动车”在使用。
目前,在淮南市内,低速三、四轮车参照非机动车标准可在非机动车道内行驶。近期交警部门已委托专业风险评估公司对《加强城区电动三四轮车治理工作方案》进行社会风险评估,待评估完成以后根据评定结果按计划向上级部门申请实施限行政策,待通过完成后对淮南市主城区内部分重点道路进行限时通行。
该部门进一步介绍道,为进一步规范道路交通秩序,消除道路交通安全隐患,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淮南市市场局按照市政府工作部署迅速开展电动三、四轮车专项整治行动,对销售源头进行管控。
采取“突击检查、错时检查”等方式对主城区销售电动三、四轮车的经营户进行现场重点核查销号,督促经营户店内店外不准摆放电动三、四轮车进行销售,严格落实禁售工作。同时做好宣传引导工作,边执法边宣传,提醒广大经营户和市民进一步增强安全意识,不销售、不购买电动三、四轮车辆。
目前,专项整治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主城区已全面落实电动三、四轮车禁售工作。下一步将联合相关部门继续加大电动三、四轮车整治工作力度,在全面完成主城区电动三、四轮车禁售工作的同时持续常态化加强电动三、四轮车禁售工作督查检查,防止主城区电动三、四轮车销售反弹回潮。(人民网安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