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4年,耿精忠在福建起兵,耿聚忠、耿昭忠率子侄请死。康熙不答应,让他们先回家

杰彦评娱乐 2025-08-15 16:19:30

1674年,耿精忠在福建起兵,耿聚忠、耿昭忠率子侄请死。康熙不答应,让他们先回家待着,次年赦免耿家,并恢复耿聚忠的官职。 耿仲明本是明朝将领,后来投了后金,跟着清军入关,立下功劳封了怀顺王。儿子耿继茂接班,帮着清廷打下福建等地,康熙初年镇守福州,手握重兵。他生了三个儿子,长子耿精忠、次子耿昭忠、三子耿聚忠。这仨人从小环境差不多,但长大后路子大不一样。耿精忠早年进宫当侍卫,顺治帝封他一等精奇尼哈番,还娶了肃亲王豪格的女儿做媳妇。康熙十年耿继茂一死,耿精忠就袭了靖南王爵,在福建管着几万军队。他表面上对朝廷毕恭毕敬,实际手下人横征暴敛,百姓叫苦连天,耿精忠还私自铸钱,野心越来越大。耿昭忠排行老二,早年也留在京师,娶了阿巴泰的孙女,封了额驸,但没啥实权,平时就帮着家族联络京闽两地的事务。耿聚忠是最小的,顺治十三年被挑中娶安亲王岳乐的女儿和硕柔嘉公主,封三等子和硕额驸,加太子少保,后来升太子太保。他留在北京,处理耿家在朝中的琐事,日子过得稳当。康熙十二年,吴三桂在云南闹事,耿精忠也开始动心思,耿聚忠写信劝他别瞎折腾,提醒家族靠清廷吃饭,可耿精忠不听,还让弟弟们盯着京师的动静汇报。耿聚忠一看不对劲,直接把兄长的信上交给康熙,表明耿家站朝廷这边。这事让兄弟间裂痕更大,耿精忠铁了心要干自己的事。 康熙十三年,耿精忠听说吴三桂起兵,就在福州公开响应,自封总统兵马大将军,命令手下抓了福建总督范承谟和五十多个幕僚。范承谟是范文程的儿子,死忠清朝,耿精忠劝他一块反,他不干,耿精忠就把他关起来。叛军改换旗帜,进攻江西和浙江,气焰嚣张。消息传到北京,耿聚忠和耿昭忠慌了神,带着各自的儿子侄子几十人去见康熙。耿聚忠带头说耿家对不起朝廷恩典,请求处死全家。康熙没同意,让他们回家等着,别乱动。康熙这么做,一方面顾着耿聚忠媳妇是公主的面子,更多是想分化三藩势力。吴三桂那边家属全杀了,但耿家留着,能用来招降。康熙十四年,朝廷正式赦免耿昭忠和耿聚忠,恢复他们的官职。耿聚忠继续当太子太保,耿昭忠也保住了位置。耿精忠起兵时没管兄弟死活,但康熙没株连,耿家其他人就这样躲过一劫。 康熙十四年,康熙派耿聚忠去福建劝耿精忠投降。耿聚忠南下,苦劝兄长归顺,耿精忠不答应,坚持要打。耿聚忠任务没成,康熙也没怪他,还加封赏,说他辛苦了。康熙十五年,耿精忠打不过清军,又和郑经闹翻,就杀了关着的范承谟灭口,然后剃头换衣服投降。降后他留在福建,带兵去广东打尚之信,占了不少地。康熙十九年,耿精忠又生反心,康熙察觉了,用加赏的名义叫他进京。耿精忠一到北京,耿聚忠和耿昭忠就上书骂他忘恩负义。康熙把耿精忠抓起来,康熙二十一年在北京凌迟处死他,手下几个亲信也一块遭罪。耿聚忠去福建收拾残局,把耿精忠的家属一千五百多人带回京师,说自己养不起这么多口,求康熙编入汉军正黄旗,每月发饷。康熙同意了,耿家从此靠朝廷过日子,没饿肚子。耿聚忠后来在京任职,康熙二十六年病死,朝廷用内大臣礼葬他,赐谥愨敏。耿昭忠也善终,耿家避过灭族,靠着康熙的分化策略和兄弟的表忠。 康熙对耿家的处理,搁在当时是大手笔。耿精忠反复无常,作死到底,但康熙没赶尽杀绝,留着耿聚忠他们当工具人,分化叛军。这事反映清廷初期稳固江山的手段,既狠又灵活。耿家三兄弟的命运,耿精忠自找死路,耿聚忠和耿昭忠捡了条命,靠的就是及时站队。历史就这样,个人野心碰上大局,往往没好下场。

0 阅读:29
杰彦评娱乐

杰彦评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