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缺钱到了什么地步,似乎永远入不敷出?故宫每年门票收入近8亿,文创收入大约15亿,但还需要政府补贴四十多亿,赚的钱究竟去哪里了?单霁翔的一句话道出真相。 其实,故宫根本不只是个让人参观的景点,它是个活了六百年的老古董,还是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木质古建筑群,光是宫殿就有一千二百多栋,占地七十二万平米。这些木头房子可娇贵了,时间长了会风化、被虫蛀,颜料也会掉色,天天都得花钱维护。 就说太和殿修复那次,用掉的金箔就有上百万张;脚下那些看着普通的地砖,都是按古法烧的,二十九道工序得做一年,一块就值四十万。 还有那些藏在各处的烟感探测器,上万个,每年两百多次的防火演练,安保系统也得不停地升级,这些看不见的地方,花起钱来真是没数。 宫里还有一百八十六万多件文物,对外展出的连百分之一都不到,剩下的那些都得好好伺候着,恒温恒湿不说,还得防虫子、防霉,这日常开销就是笔天文数字。 修复文物就更费钱费时了,修个钟表可能要一年,临摹一幅古画说不定得十年,每件文物要“活下去”,都得靠真金白银堆着。 为了让游客逛得舒服点,铺无障碍通道、翻新卫生间、弄智能票务系统,哪样不得花个百八十万甚至上千万?更别说还在建的故宫北院区,又是文物医院又是展馆,从一开始就是个烧钱的主儿。 前院长单霁翔说过“故宫永远都缺钱”,这话真是说到了点子上。关键是故宫是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赚的钱不管是门票还是文创收入,都得先交给国家,然后再按预算拨回来。 这样一来,常常是有钱的时候不能马上用,等要用的时候又没到位。它又不像企业那样,能把赚的钱直接投到最急需的地方,用钱处处受限制,应对突发情况、做长远规划都特别被动。 所以你看,故宫赚的钱其实都花在了这些地方,维护老建筑、保养文物、改善游客体验,每一项都是巨大的开销,再加上体制上的限制,难怪总是入不敷出,好像永远都填不满这个“钱窟窿”。
近日,网传一女子大学毕业半年没有工作,天天在家里啃老。女子一分钱没有,却首付5O
【148评论】【27点赞】
霓织
肯定要补贴啊,不要补贴一大堆人咋贪?
小傻一生
一块四十万,故宫如果把地砖都换一遍,可以买下整个北京,换时下面又挖出古董附带买个廊坊😂
80000
说白了,维修费是没有价格的,报高报低,你猜猜。
一别经年
拆了吧
Robot
一块按古法做的砖40万?我只要一半,质量不比故宫的差!那些钱的去向只有天知地知,你不知,我也不知。
时间之骨
只赔不赚的东西还是好东西?养鸡不生蛋只图乐子?
勿念心安
钱花的连10分之一都不到
用户10xxx75 回复 08-18 10:32
应该是万分之一能正经用上都不错了
狼骑尉
我大明朝时候的翻修记录找找看
吐槽说实话
一块地砖40多万?能值一套小户型房子了!这是真的吗?
真爱吾妻
搞不好是亏了庙,富了和尚
纳兰雪夜
一幅画修复一年,其实胆子可以大一点。直接修复30年,退休刚好
用户13xxx71
一块砖花40万,古人真有钱
用户10xxx43
不展出的文物挖个坑先埋起来吧。
忆挽青笙 回复 08-22 09:44
都上周出的 正品怕是早进了私人住宅了
灰黑化肥挥发会发黑灰
私人承包你试试
神游九天
普通的砖40万一块?古法烧制?那岂不是比芯片还要复杂?芯片多钱呀?不太懂,“砖家”说了算。
大锋
忽悠小仙女差不多吧
用户10xxx20
需要年年俢?
用户10xxx34
如果是自费维护检修,就有可能节约百倍,千倍 上万倍的维护成本
用户94xxx71
主要维修费太贵了,10个维修师傅每天得开好几十万的工资,一年下来怎么也得搞出去几千万上亿
都是豆子惹得锅
大英博物馆突然不敢说话了 门票也不收
sunk
文物无价,工资没有标准,用多少取决有多少。
6689
当然不能入不负出。这是第一节。后面才能有后面的。
夕照远山
从来没去过,也没有打算去
用户10xxx89
真成了金砖了,查下价格为什么这么高,四十万可盖栋房子,不值
用户89xxx62
赔钱货不要也罢
黑土
做保安的退休都八九千,你说钱哪去啦?
谈股论金
与体制有球关系。哪个国家都要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