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去年索要中国稀土技术不成,不仅关了中国当地的厂还挑衅南海,然后转头就找上了美西方,结果因技术不行导致30多万吨金矿没人要,矿还被封了,最终兜了一圈又找到了中国,真当我们好欺负? 稀土在全球产业链里就是宝贝,中国掌握着全套技术,从开采到加工一条龙,其他国家眼红也正常。马来西亚2023年底公布,境内29个地区藏着1600多万吨稀土,储量跃居世界第四,涵盖17种元素,总价值上万亿令吉。政府一看机会来了,2023年9月,总理安瓦尔下令禁止稀土原矿出口,想在本土加工增值,拉动经济。 2024年3月,马来西亚科技部长郑立慷访华,提出建稀土精炼厂合作。中国稀土产业经过多年苦干,建起全球唯一完整产业链,国家出口目录严控核心技术转移,目的是维护战略安全。北京审慎考虑,没答应直接输出全套技术,这事儿就黄了。 马来西亚不甘心,转头就施压。2024年3月,吉打州当局以环境破坏和偷运矿石为由,查封几家中国稀土企业工厂,直接中断合作。这不光影响双边经贸,还暴露了他们的小心思。 与此同时,马来西亚在南海问题上动作频频。自上世纪70年代起,他们占据中国南海部分岛礁,并在争议海域搞油气勘探。2023年8月,中国发布新版标准地图,马来西亚外交部跳出来抗议,说地图覆盖他们海域。2024年9月,安瓦尔公开表态,继续在争议区开采资源,不理中方警告。这明显是想借南海争端逼中国让步,可中国领土主权不容侵犯,我们一贯主张通过对话解决,维护地区和平。 眼看中国不松口,马来西亚转向美澳。澳大利亚莱纳斯公司早在2012年就在马来西亚关丹建厂,加工稀土。2024年,马来西亚加强与莱纳斯的合作,建议他们处理本土稀土。莱纳斯承诺扩展生产线,2025年5月宣布在马来西亚工厂产出首批重稀土氧化物,声称打破中国垄断。美澳借此想摆脱对中国依赖,推动供应链重组。 可现实没那么顺。莱纳斯工厂运营多年,辐射废料堆积达45万吨,引发当地居民抗议。马来西亚环境部多次调查,民众担心放射性污染。技术上,分离过程效率低,纯度不稳,设备兼容问题多。结果,开采出的稀土矿石堆积如山,30多万吨无人收购,因禁出口政策和加工瓶颈,成了烫手山芋。2025年中期,政府迫于压力,封存部分矿场,警戒线一拉,生产停摆。西方承诺听起来好,实际交付有限,马来西亚经济损失不小。 兜兜转转,马来西亚意识到,离开中国技术,资源就是白搭。马来西亚科学部长郑立慷表示,西方和中国投资者合作意愿强,希望中方支持本土产业开发。中国始终坚持互利共赢原则,基于平等尊重,探讨来料加工模式,每吨矿石收取合理费用。这既帮马来西亚盘活资源,又守护中国技术壁垒。 整个过程看下来,马来西亚的举动有点短视,低估了中国在稀土领域的积累,也忽略了技术自主的重要性。中国对外合作讲究大局,南海问题上,我们和东盟达成共识,推动行为准则磋商,维护航行自由。马来西亚虽在某些事上耍小聪明,但整体经贸离不开中国,已连续15年是我们最大贸易伙伴,在基建投资上还得靠我们帮衬。 这事儿提醒大家,资源开发不能投机取巧,得脚踏实地。南海稳定关乎地区繁荣,谁都别想着单方面占便宜。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会继续推动对话,化解分歧,促进共同发展。马来西亚从中该吸取教训,转向务实路径,方能共赢。
马来西亚去年索要中国稀土技术不成,不仅关了中国当地的厂还挑衅南海,然后转头就找上
虎虎聊娱乐
2025-08-18 05:19:3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