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人性的贪婪展现得淋漓尽致!”湖南一景区内设有水果漂流,结果最前面的两人竟用手

星球拾光 2025-08-18 17:01:01

“把人性的贪婪展现得淋漓尽致!”湖南一景区内设有水果漂流,结果最前面的两人竟用手挡住凹槽处不让水果流下去,导致后面的人只能眼巴巴的看着,只有零星几个果子流下去被下面的人哄抢。   湖南有个景区,夏天天热,特意弄了个水果漂流的项目。   就是让水果顺着水流的凹槽往下漂,游客们站在边上,随手捞几个尝尝鲜,图个凉快和热闹。   可这事儿,慢慢就变了味。   最开始在凹槽最前面的,是一个成年女人和一个小女孩。   水流带着果子过来,小女孩就伸手挡在槽口,不让果子往下走。   女人呢,就趁着这个功夫,大把大把往自己兜里塞。   后面的人就只能看着,偶尔有一两个漏网的果子流下去,立刻就被抢得七零八落。   这俩人大概是觉得后面的人看得太久,怕招来不满,塞了几次就走了。   可她们刚离开,新站到这个位置的人,立马学起了她们的样子。   有个老头,直接把拐杖横在槽上拦果子,旁边的阿姨,干脆把外套铺在地上,让果子直接掉到衣服上,连跟着来的小孩,都学着用手扒拉槽边的果子。   就这么一会儿,本来应该大家分着吃的水果,全进了这几个人的兜里。   后面排队的人,只能空着手站着,眼里全是无奈。   在景区水果漂流的队伍里,那个拦着凹槽抢果子的小女孩,动作算不上熟练,却学得有模有样。   小手死死抵着槽边,眼睛紧盯着漂来的水果,但凡有果子靠近,就飞快地往旁边的袋子里扒拉。   她的母亲就在旁边,一边往兜里塞果子,一边时不时给她递个眼神,像是在默许,又像是在鼓励。   孩子眼里本没有“抢”的概念,他们对世界的认知,最初都来自身边最亲近的人。   就像刚学说话的孩子,会模仿父母的语气,学走路时,会跟着大人的脚步。   在这场水果漂流里,小女孩学到的,是“把好东西都往自己这儿划拉”的生存逻辑。   她或许不知道这些水果值多少钱,也不懂后面的人为什么皱着眉,但她清楚,身边的大人在这么做,而且做得理所当然。   更让人揪心的是,这种模仿会形成惯性。   在家庭里,如果父母总在小事上显露贪婪,买菜时偷偷多拿一把葱,排队时悄悄往前插队,领免费物品时非要多占一份。   孩子就会把这些行为刻进认知里,觉得“为了自己方便,占点小便宜是应该的”。   其实景区的水果真不值什么钱,超市里几块钱就能买一斤,就算把漂流槽里的全拿走,也花不了几十块。   可这些人好像就图那个劲儿,我多拿一个,别人就少一个。   就像小时候分零食,明明自己手里的够吃了,偏要把剩下的往兜里揣,就为了看别人眼巴巴望着的样子。   这种事儿,不止在景区里有。   有网友说,他们公司食堂是自助餐,总有那么几个人,盯着自己爱吃的菜,一勺接一勺往盘里打,堆得像小山似的,根本不管后面的人能不能吃上。   还有人去采摘园,看到大妈把筐里的草莓全塞进自己兜里,嘴里还念叨着“老板家大业大,少几个不算啥”,可老板就在后面偷偷抹眼泪,   这哪是占便宜,分明是把人家的心意当不值钱的东西糟践。   景区里的免费抓鱼活动也是这样。   有游客不把池子里的鱼抓完就不走,抓的时候挺高兴,提着走没几步觉得累,就随手扔在景区的路上。   他们未必是缺这几条鱼,可能就是觉得“不拿白不拿”,拿了就是赚了。   有人说,这是因为穷怕了,以前过过苦日子,见了免费的东西就想多占点。   可看看抢果子的人群里,有不少年轻人,甚至小孩也跟着学。这就不是单纯的“穷”能解释的了。   更奇怪的是,这些人里,不少人平时挺大方的。   买菜的时候不会为了一毛钱跟摊主计较,朋友聚会也愿意主动买单。   可一到这种“大家一起拿”的场合,就像变了个人。   好像在这里,“多拿”不是贪心,而是“有本事”,“少拿”不是体面,而是“傻”。   就像超市打折的时候,有人为了抢鸡蛋,能排三个小时的队,买回去放半个月吃不完,最后烂在冰箱里。   小区里发免费鸡蛋,有人凌晨四点就搬个小马扎去排队,就为了比别人多领两个。他们图的不是鸡蛋本身,是“我比别人多得到了”的那点满足感。   其实不管是景区的水果漂流,还是路边的小番茄摊,道理都是一样的。   东西值多少钱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家能不能一起分享这份方便和快乐。   你多拿一个,可能就有人一个都拿不到,你让一步,后面的人可能就多一份开心。 信息来源:新浪新闻

0 阅读:62

猜你喜欢

星球拾光

星球拾光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