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总理辞职逃了!同时得罪中俄,国家被拖到崩溃!7月31日,立陶宛总理,把经济搞到濒临破产后,宣布辞职溜走。 立陶宛作为一个不到300万人口的国家,其经济原本依赖与中俄的贸易,但希莫尼特政府执政后转向追随美国,采取反华立场,该国先是退出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17 1"合作机制,随后允许台湾设立所谓"代表处",这一行为直接触碰了中国的底线。 作为回应,中国迅速将两国外交关系降级并大幅削减贸易往来,导致立陶宛对华出口骤降80%,其木材、乳制品和激光设备等主要出口商品受到严重冲击,尽管立陶宛期待美国给予实质性补偿,但实际获得的援助规模远不足以弥补其经济损失。 得罪完中国,立陶宛又跑去招惹俄罗斯,俄乌冲突爆发后,立陶宛跳得最高,不仅全力支持乌克兰,还切断俄罗斯通往加里宁格勒的货运通道,想卡俄罗斯脖子。 俄罗斯哪受得了这气?反手就断供立陶宛的电力、天然气,还威胁要废除当年承认立陶宛独立的协议,结果,立陶宛电费暴涨300%,老百姓冬天取暖都成问题,政府只能砸10亿欧元补贴,相当于全国一年的教育预算全搭进去了。 立陶宛总理希莫尼特辞职了,但国内困境依然无解,经济持续低迷,中国市场对立陶宛商品关闭,俄罗斯切断能源供应,欧盟也并未提供实质性援助,老百姓生活艰难,物价飙升而工资停滞,民众不满情绪日益加剧。 美国在立陶宛增加了驻军,但这些军事部署并未改善当地民生问题,立陶宛此前紧跟美国政策,如今却意识到所谓盟友对其实际利益并不上心,处境变得被动,这显示出小国在大国竞争中过度活跃,最终可能损害自身利益。 别当“炮灰”,美国最喜欢忽悠小国去挑衅中俄,但真出事了,美国可不会替你买单,立陶宛就是典型例子,被当枪使,结果经济崩盘,美国却只给点象征性援助。 同样是波罗的海国家,爱沙尼亚也反俄,但人家照样和中国做生意,老百姓日子就没那么惨,立陶宛非要一条道走到黑,纯属自己作死。 政客为了讨好美国,搞“价值观外交”,结果让普通人承受代价,最后只能被赶下台。 立陶宛现在最该做的,是赶紧修复和中国、俄罗斯的关系,别继续当冤大头了,否则,经济再崩下去,下次可能就不是总理辞职,而是全国老百姓上街造反了!
美俄会晤接连爆出猛料,普京指着拉夫罗夫说了一句话,现场鸦雀无声!美俄在阿拉斯
【1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