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还看不上中方?印度官员访韩后,当着全世界的面喊出一句话:不想当下一个中国?

果儿谈国际 2025-08-20 15:02:08

印度还看不上中方?印度官员访韩后,当着全世界的面喊出一句话:不想当下一个中国?

2025年7月17日,桑迪普·庞德里克率领印度钢铁部代表团抵达韩国首尔。这次访问是为了加强两国钢铁业合作。他带了技术专家和政策顾问,携带印度钢铁行业的投资资料。 次日,他们与韩国钢铁企业高管会面,讨论印度市场潜力。庞德里克介绍了印度钢铁业的发展机会,强调合作前景。下午,代表团参观浦项制铁公司工厂,了解韩国先进生产技术。 晚上,在印度大使馆招待会上,他与韩国官员交流潜在项目。访问结束后,8月16日,庞德里克接受韩国《朝鲜日报》采访。他明确表示,印度不会效仿中国的制造业模式。 他指出,中国技术进步和发展路径不适合印度。印度目标是成为拥有独立生产、研发和自主产业链的全球制造基地。印度要致力于创新而非模仿,追求高质量而非粗制滥造。 印度未来的制造业将建成高端、高附加值和高知识密集型的现代化体系。不会像大批中小企业那样,通过价格战争夺订单。庞德里克列出印度优势:庞大的国内市场提供稳定需求。 其次,技术优秀且人力成本低廉的工程师团队,能支撑复杂项目。第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健全机构框架,确保行业有序发展。这些点让他觉得印度有独特路径。

他强调,印度钢铁业欢迎韩国伙伴,如浦项和现代公司,共同开发绿色技术。这番话通过媒体传播,引发国际讨论。印度政府希望借此吸引投资,避免低端竞争。 庞德里克的声明反映印度制造业的自力更生愿景。印度不想走依赖大量低成本生产的路子,而是投资研发,提升产品价值。相比其他国家模式,印度更注重可持续和创新。 这次采访后,全球关注印度如何实现这些目标。印度钢铁产量已位居世界前列,但面临环保和效率挑战。庞德里克的话让人们看到印度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定位变化。 印度与韩国的合作可能包括技术转移和联合工厂。印度市场规模大,能为韩国企业提供机会。庞德里克提到,印度工程师队伍强大,能快速吸收新技术。 自然资源方面,印度铁矿石储备丰富,这点是制造业基础。机构框架包括政策支持和法规,确保公平竞争。这些优势结合,让印度自信走自己的路。 不过,印度制造业还存在基础设施瓶颈和技能差距。庞德里克的表态是印度政府推动改革的信号。印度不想成为低端制造中心,而是瞄准高端领域。

这个观点在国际上引起争议。有些人觉得印度在回避竞争现实,但也有人认为这是明智选择。印度经济增速快,制造业占比在上升,这次声明强化了独立发展的决心。 庞德里克作为钢铁部秘书,他的言论代表官方立场。印度政府近年来推出多项政策,支持本土创新。比如,生产联动激励计划,鼓励高科技制造。 与韩国合作是战略一步。韩国钢铁技术先进,印度能从中获益。庞德里克采访中提到战略联盟重要性,这点推动两国关系深化。 总体看,这次事件凸显印度制造业转型。印度不想复制他人成功,而是基于自身条件打造模式。这或许会影响全球产业格局,让其他国家重新审视供应链。 访问后,庞德里克返回新德里,继续钢铁部工作。他推动与韩国企业的对话,邀请公司参与印度新建工厂。印度政府加强技术转移项目。 庞德里克在国内会议上重申自力更生原则,推动政策改革,提升行业竞争力。2025年,他参与多项举措,如绿色钢铁政策制定。 印度自信实现2030年钢铁产量目标,尽管物流挑战存在。他还处理小钢厂就业问题,通过遏制进口措施,避免裁员。

0 阅读:15
果儿谈国际

果儿谈国际

每天给大家分享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