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是个狠人!”天津,一男子买了一套房子,看到房子由1万一平涨到3万时,他连夜把家门砸了,将一楼200平的大堂圈入自己地盘,其他业主气愤报了警,而男子却说自己有产权,网友:房产证上有测绘图,请公布这套房屋房产证上的附件测绘图! 信源:新晚报——房价3万/平,他家里多了200平”,天津一业主出差回家发现一楼大堂被人砌墙“偷家”,物业已报警,砌墙人称有产权证。 天津市河西区水岸公馆1号楼的居民刘先生,出差三天后,在8月13日清晨回到了一个陌生的家门口。一堵崭新的砖墙拔地而起,堵住了宽敞的大堂,把回家路挤成了一条窄道。这堵墙来得悄无声息,却在一夜之间改变了几十户人的生活。 在8月12日深夜,小区保安在凌晨12点25分巡逻时,发现几个黑影正在借着微光砌墙。他们的动作异常迅速,像是排练过一样,短短二十多分钟,墙体就砌到了齐腰高。保安上前阻止,对方只扔下一句“我有证”,便继续埋头施工,态度强硬。 这份被反复提及的“产权证”,成了整件事最核心的谜团。施工方自称拥有一楼这片区域的合法产权,但在现场,无论是面对保安、闻讯赶来的物业,还是凌晨1点左右到达的民警,他们始终没有拿出这份关键文件。它就像一个幽灵,只存在于口头声明中,加剧了所有人的猜疑和愤怒。 几天后街道和社区人员到场,初步确认涉事住户名下确实登记有房产证。这个消息非但没能平息事态,反而让冲突变得更加复杂。居民们不相信,他们从城建部门调出了小区的原始规划图,图纸清楚地标明,这片被墙圈起来的区域是“架空自行车库”,属于公共空间。 一边是官方登记的产权文件,另一边是白纸黑字的规划图纸。更重要的是,在过去二十多年的时间里,这里一直是大家共享的地方,孩子们在这里等家长,老人们在这里歇脚聊天。这片约200平方米的空间,如今却要说划就被划成别人的私产,这谁能乐意? 按照小区目前每平方米近三万元的市价,这片被圈占的空间价值高达六百万元。巨大的经济利益,或许解释了为何有人愿意冒着与全楼为敌的风险,也要用如此激烈的方式来宣告“主权”。 在这场深夜突袭中,本应保护业主权益的社区管理体系,显得无能为力。保安的劝阻无效,而物业公司的反应则是一连串的失职。夜班人员表示知情但管不了,前台用一句“北苑不归我们管”来推脱,而楼栋管家需要等到第二天中午才能上班。 管理者的集体缺位,让业主们感到彻底的无助和愤怒。他们觉得自己的家“被偷了”,气得彻夜失眠。为了防止对方继续施工,居民们只能采取最原始的办法,自发组织起来,轮流在大堂守夜。这种无奈的自救,暴露出他们对现有保障体系的信任已经荡然无存。 业主们开始担心,今天被占的是大堂,明天会占楼顶还是地下车库?这种不信任感迅速蔓延,这一堵墙的出现,不仅侵占了物理空间,更在邻里之间、在业主与管理者之间,划开了一道深深的裂痕。 但更可怕的其实是这堵墙带来的致命安全隐患,原本宽敞的大堂,是整栋楼唯一的消防逃生通道,如今被堵得只剩下一条狭窄的缝隙,仅够一个人侧身通过。推着婴儿车的家长,必须连人带车一起抬过去;就连想搀着老人走都快成了奢望。 若是这几天不幸出了意外,比如发生火灾或需要紧急医疗救护,这条被严重压缩的通道,根本无法让人逃生或让急救担架通过。这堵墙,实际上成了一堵威胁几十户居民生命安全的“夺命墙”。它将个人的利益,直接建立在了牺牲整个集体安全的基础之上。 其实人们买房子“挑挑拣拣”、货比三家,买下的不只是那几十平米的水泥空间,还包括了门外的通道、社区的环境以及随之而来的安全感和归属感。当这些最基本的东西都受到威胁时,“家”也就不再完整。即便那份神秘的产权证最终被证明在法律上有效,一个以牺牲邻里安全为代价的权利,它的正当性又在哪里? 当然,这堵墙最终会被拆除,但它暴露出的问题却需要更长久的时间去解决。有关部门必须进行彻底透明的调查,厘清产权的边界,追究违规行为的责任。只有这样,才能修复失灵的社区治理,重建人与人之间的信任,让家园重新成为一个让人安心的地方。
大家买的房子都跌了多少呀?
【10评论】【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