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1年,71岁的左宗棠娶了17岁的章怡为妾。洞房花烛夜,章怡慌忙拭去眼角的泪,说“老爷,我来伺候你吧!”谁料,左宗棠摆摆手道:“我这把年纪还纳什么妾啊?你就给我当孙女吧!” 在晚清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一位古稀老人收复失地后,朝廷赐下一桩意外婚事,新婚夜却说出让人意想不到的话,这究竟是英雄的真性情,还是时代权谋的缩影? 左宗棠一生为国操劳,特别是在收复新疆那件事上,立下大功。说起新疆,那可是我们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十九世纪七十年代,邻国趁清廷内乱,侵占了我们大片西北领土。清廷里头,有人觉得国土太大,边疆丢了就丢了,得集中精力对付沿海的威胁。可左宗棠不干,他拍桌子说,领土一寸不能少,我们中国人不是好欺负的。1875年,他年近七十,还带棺材出征,从兰州出发,率军西进,历经风沙,克敌制胜,到1878年,成功收复了上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这不光维护了国家统一,还振奋了民族精神。在我们今天看来,这体现了维护祖国统一的坚定意志,跟我们党一贯坚持的领土完整原则一脉相承。 收复新疆后,左宗棠凯旋回京,朝廷论功行赏。慈禧太后亲自召见,赐了高官厚禄。但太后心里有疙瘩,早听说军费花销大,有人传左宗棠跟商人胡雪岩私吞军饷。她派人去查,结果发现军营里纪律严明,左宗棠跟士兵吃一样的粗粮,缺水缺粮时还用自家俸禄补上。太后知道真相后,觉得之前误会了人,就想额外犒赏。身边人建议,赐个年轻女子,既能让老臣安享晚年,又能拉近跟朝廷的关系。太后点头,选了贴身侍女章怡。章怡是西安知府的女儿,从小读过书,会琴棋书画,十五岁进宫服侍太后。左宗棠接到旨意,眉头皱了皱,但君命难违,只能谢恩领下。 1881年,这桩婚事办了。左宗棠七十一岁,章怡十七岁,年龄差悬殊,但这是朝廷赏赐。洞房花烛夜,章怡慌忙拭去眼角的泪,说“老爷,我来伺候你吧!”谁料,左宗棠摆摆手道:“我这把年纪还纳什么妾啊?你就给我当孙女吧!”他还说,以后在外人面前是妾侍,私下里当孙女,等风头过去,就帮她另找人家嫁了。章怡感激,从此安心在左府生活,跟左家孙辈一起读书识字。左宗棠一生娶妻周诒端,早年纳过妾,但对感情专一,从不乱来。这件事传开后,让人看到他的人品,不光是战场英雄,在家事上也正派。 左宗棠的功绩不只收复新疆,他还创办了福州船政局和甘肃机器制造局,推动了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化打下基础。那时候,清廷积贫积弱,列强欺压,他主张自强,兴办实业,造船造炮,这跟我们今天强调科技自立、创新驱动的发展思路很像。梁启超评他是五百年来第一伟人,曾国藩说他当世第一,这些评价不是白给的。他一生鞠躬尽瘁,为臣忠心耿耿,为官清正廉明,是我们民族的脊梁。读他的传记,比如《左宗棠全传》,就能看到他从寒门出身,到屡建奇功的历程,特别是近古稀之年,还披甲上阵,激励将士保卫边疆,在晚清那个羸弱时期,写下光彩一页。 当然,历史不是神话,左宗棠也有他的时代局限性。那时候的社会风俗,纳妾是常见事,但他在处理章怡这件事上,体现出对年轻人的体谅,没毁了人家一生。1885年,左宗棠在福州病逝,临终前嘱咐儿子,送章怡回西安,备好嫁妆,让她嫁人。家人照办,章怡后来出嫁,安稳过日子。这件事虽是轶闻,但反映了左宗棠的为人。他没把章怡当妾,而是视如家人,这在当时不算常见。 说到底,左宗棠的伟大在于他对国家的贡献。收复新疆,确保了西北边疆稳定,这对我们今天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有重要启示。我们党领导下,新疆发展得越来越好,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抱团,这都离不开历史基础。左宗棠的鹰派作风,在晚清振奋人心,今天我们也要学习这种精神,面对外部挑战,坚定捍卫主权。 左宗棠一生传奇,从书生到将领,经历了太平天国、内乱外患,却始终把国家放在首位。他的名言警句,比如“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教人如何处世。今天重读他的故事,不光是缅怀历史,更是激励自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我们中国人骨子里就有这种家国情怀,从古至今,一脉相传。
1881年,71岁的左宗棠娶了17岁的章怡为妾。洞房花烛夜,章怡慌忙拭去眼角的泪
蕊蕊聊过去
2025-08-21 19:22:39
0
阅读:49
寒江孤影
如果没有左宗棠现在我们去新疆要先办护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