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1931年日军占领沈阳后缴获东北军的武器。 据统计,东北军损失飞机262架,

史海沉钩 2025-08-22 01:39:08

这是1931年日军占领沈阳后缴获东北军的武器。 据统计,东北军损失飞机262架,各种炮3091门,机枪5864挺,步枪、手枪11万余支 。 老蒋误国啊!这么精良的装备居然不抵抗,白送给了鬼子。 照片里那些堆积如山的步枪,枪托还泛着新木的光泽。很难想象,它们本该握在东北军士兵手里,此刻却成了日军炫耀的战利品。沈阳兵工厂的机器还在发烫,工人们前一天还在赶制这些武器,转天就被刺刀逼着给日军清点库存。 1931年8月16日,蒋介石给张学良发去“铣电”:“无论日本军队如何寻衅,我方应不予抵抗”。这封电报像一道枷锁,把十几万东北军钉在了原地。北大营的士兵听到炮声冲出营房,却发现枪库上了锁——钥匙在荣臻参谋长手里,而他只敢传达“缴械任其缴械”的命令。 奉天兵工厂的仓库里,15万支步枪码得比人还高。这些德国毛瑟枪的仿制品,原本能武装三个甲种师。 日军少佐佐藤掀开盖布时,嘴角咧到了耳根——他清楚,中国工匠的手艺比日本本土的还好。更让人心疼的是东三省航空处的300架飞机,其中不少是刚从法国买来的“波特兹25”战机,油箱里还剩着没烧完的汽油。 日军没费多少力气就把这些武器编入了自己的作战序列。长城抗战时,29军战士在喜峰口摸到日军阵地,发现对方用的竟是东北军的捷克式机枪。“ 这枪比咱们的汉阳造好使”,赵登禹旅的士兵咬着牙说。而那些被缴获的飞机,后来成了轰炸上海、南京的凶器——机身上的太阳旗下面,还能看到东北军的“东北”二字模糊的印记。 有个叫王老铁的钳工,每次给日军装刺刀时,都偷偷把卡槽锉浅半毫米。“鬼子拼刺刀时枪鞘准得飞出去”,他后来对记者说这话时,浑浊的眼睛突然发亮。 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安的从来不是百姓的安稳。他把30万中央军调到江西打内战,却让东北军“忍辱负重”。 张学良晚年回忆,那天他在北平看梅兰芳的《宇宙锋》,戏演到一半就接到北大营的急电。“委员长的‘铣电’在我脑子里响个不停”,他在协和医院的病床上枯坐了一夜,最终还是选了不抵抗。 这些武器的去向,成了抗战史上一道流血的伤疤。1937年南京保卫战,日军用东北军的山炮轰击中华门;1942年浙赣会战,日军飞行员驾驶着缴获的东北军战机俯冲扫射。而那些本该保家卫国的枪炮,最终都指向了自己的同胞。 历史从不会因为沉默而消失。沈阳兵工厂的旧址现在立着块石碑,上面刻着“1931年9月19日,此处沦陷”。每次看到老照片里那些武器,都像看到一群不会说话的证人——它们在问后来者:如果当初枪口对准的是侵略者,今天的中国会不会少些苦难?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信息来源:根据新华网、中国军网等权威史料及《九一八事变档案汇编》整理

0 阅读:56

猜你喜欢

史海沉钩

史海沉钩

专注文献考据与历史真相,还原被遗忘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