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中国国籍”的中国哈萨克族:17万人为何“回流”哈萨克斯坦?1991年,哈萨

芸霄记史 2025-08-22 10:22:24

“放弃中国国籍”的中国哈萨克族:17万人为何“回流”哈萨克斯坦?1991年,哈萨克斯坦脱离苏联,独立建国。这场冷战结束后的权力洗牌,不仅改变了全球格局,也悄然改变了中国西北边陲的一群人命运。三十多年过去,已有超过17万中国哈萨克族人“回流”哈萨克斯坦,甚至不惜放弃中国国籍。为何越来越多的中国哈萨克族人,毅然决然地选择离开中国,奔赴那个看上去并不算“富裕”的中亚国家?   当初在新疆生活的很多哈萨克族人,最早也只是观望,并没有想过真的会离开中国。可是转眼20多年过去,选择迁移到哈萨克斯坦的哈萨克族人数目开始一路增长,有人放下自己在中国的全部,有人甚至选择离开亲人。   在这背后,哈萨克斯坦出台了一整套吸引华裔哈萨克人的政策,送土地、发补贴、医疗医保教育一条龙,生活成本看上去低,机会也不少。这些优待措施,加上哈萨克斯坦从2000年以后经济发展加快,很快对许多中国哈萨克族产生了不小的吸引力。   其实这场迁徙,从根子上说,也离不开几百年来哈萨克族的历史变迁。哈萨克族本来就是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历史上因为战乱和压力,一部分祖先在几百年前就移居新疆了。   那时的清王朝允许他们保留游牧和自己的信仰,这让新疆哈萨克族的文化和语言都和哈萨克斯坦本地的哈族出现了很多区别。   后来到了苏联统治时期,哈萨克斯坦的哈萨克族被俄化得很厉害,语言文字、习俗甚至宗教习惯都跟苏联贴得很近。   而新疆哈萨克族还保留着比较多的阿拉伯字母哈语,宗教也更虔诚,所以,到哈萨克斯坦的中国哈萨克族,一下子发现自己和本地哈族其实有很多不一样,刚开始很难适应。   有的人觉得到了“祖国”,结果生活方式、信仰、思想和身边人完全不一样。有些生活小习惯,比如吃饭、拜寺、用词,甚至连说哈语都没法直接交流,很多事都要重新学起。   当地人对这些新来的“外地亲戚”也没有绝对的欢迎,尤其是觉得他们享受了太多政策优惠,有时候还会觉得被影响到了自己的生活。   可选择了迁徙,也意味着不得不放下中国身份,离开熟悉的社区、亲戚、老朋友,生活压力和心理落差不可避免。   但对这些选择移居哈萨克斯坦的人来说,他们只是希望过得更像自己想像中的“哈萨克生活”,或者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虽然哈萨克斯坦欢迎全球哈萨克族,但真正是否能融入新环境,其实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清楚。   这场迁徙很难说对错,对此你怎么看这个现象?欢迎在评论里聊聊你的想法。

0 阅读:1
芸霄记史

芸霄记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