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蓄意窜访台湾,对此,毛主席拿出了满满的诚意:“用7万发炮弹夹道欢迎!”美国政府得知后惶恐不安,先后几次推迟了访问时间。最终在上下两难间,做了一个和62年后的佩洛西完全不同的选择。 新中国成立后,台湾问题始终搁在心头,美国人在朝鲜战争爆发初期还答应不掺和台湾,但转头就派第七舰队跑到台湾海峡,不断制造事端。美军舰队成了海峡边上的常客,国民党也趁机在美国的撑腰下签了“防卫条约”,台湾问题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在这种背景下,1958年新中国直接宣布领海宽度为12海里,这在当时国际社会是头一回见。以前世界上都是按3海里说事,那是西方强国定的规矩,中国这次是公开和美英这些海上霸王叫板。 12海里的说法,不光是因为大炮正好打那么远,更是明明白白划出一道红线。美国人一听就急了,立马出来说不认账,生怕自己那点海上优势被打破,可新中国没有后退,反而把决心写在了行动上。 紧接着,在福建沿海,几百门火炮就位,目标就是金门岛。8月金门炮战爆发,那场面谁见了都要大呼大场面,连绵的炮火把岛上的设施和通信线路给炸得七零八落,国民党守军彻底乱了阵脚。新中国用重炮告诉世界,自家的地盘不欢迎外人说三道四,当时还顺带着正式公告了12海里领海的界限,让周边所有国家都警觉起来。 美国当然不服,没过多久美舰带着国民党海军闯进这条新划的领海,故意碰一碰中国的底线。结果新中国说干就干,当着全世界的面直接开炮,国民党一艘舰沉了,美军灰溜溜撤出,自此以后,这12海里就成了动不得的“雷区”。 几年后,艾森豪威尔突然宣布要去台湾,可1958年那场炮战的记忆还在,艾森豪威尔却硬是咬着牙坚持要走这一步。美国国内外不少人表示反对,就连一些盟友都说太冒险。但艾森豪威尔觉得美国带头,威慑中国。 这消息传到新中国,意见也有分歧,有人想强硬直怼,也有人提议再忍一步别闹大。最终毛主席拍了板:用炮弹来表达不欢迎的态度。 1960年6月中旬,艾森豪威尔乘美军舰驶向台湾,刚一靠近,中国沿海的炮阵地就开火了。炮弹密集地砸向金门,艾森豪威尔看着炮火只得缩行程,原计划多待几天,直接缩短成一天打道回府,7万发炮弹又“相送”,全程“保驾护航”,让美军官兵一身冷汗。 这场炮火对美国和蒋介石当局是当头一棒,也让世界看清中国的态度。艾森豪威尔自此再也没敢轻易踏足,中国靠自己手里的炮弹,守住了12海里的底线,也让外界明白,台湾问题根本不是谁想插手就能插手的事。 从头到尾,毛主席其实都在告诉美西方一件事:只要有人胆敢打中国主权的主意,中国都会用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回应。 信源:雁默:特朗普亚洲行台湾有何反应?不如回忆艾森豪威尔访台——观察者网
1960年,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蓄意窜访台湾,对此,毛主席拿出了满满的诚意:“用7
芸霄记史
2025-08-22 12:23:05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