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常见的饰品有哪些? 古代人对饰品的讲究,绝对超乎想象。那些金银玉石、珠翠宝贝,不仅仅是挂在身上的装饰,更是身份、地位甚至个人习惯的直接外在表达。 放眼一看,无论在宫廷还是民间,只要有人在的地方,这些饰品都不会缺席,头发上的发簪和发钗,是最常见的。 家境一般的姑娘用木的、骨头的,有钱人家用玉、金,直接能看出一个人家里的条件和身份 头饰虽然样式多,但意义可不简单。贵妇人们头上戴的那种整排珠宝镶嵌的华丽头冠,一看就气场不一样,那可不是谁都能有的。 甚至有一种点翠工艺,用翠鸟羽毛打造,人们为了那一抹幽蓝亮泽,连鸟儿都成了手艺的“原材料”,就为了追求极致的美和稀有。 腰间的东西也不少,古人腰带一般都不只是用来束腰,更像是个随身的标签,皮革的、丝绸的、玉石装饰的,各种材料都有,里面大有讲究。 比如官员和贵族腰间的带钩和銙带,有多少装饰,什么样的材质,全是社会地位和身份的标志,走在官场、请安行礼,光看腰带别人就知道你是几品官,人家一句话都不用多说。 唐朝的时候,腰间还有专门用来挂东西的带子,各种随身工具齐挂一串,一看就是有身份的人才这么装备齐全。 再看女人们的脖子和手腕,那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项链、项圈、手镯各类首饰琳琅满目。 前些年考古还发现了两千多年前的金饰品,金子、玛瑙、绿松石混在一起,用料大方看着就有分量。 这些首饰不仅仅好看,用的材料和工艺简直就是古人实力和审美的结合,有些玉佩还带着规矩,君子都得配玉,走路时玉和玉碰撞发出声音,据说那是正人君子的风范,是用来约束自己礼仪的。 有身份的人光是手指也要讲究。那些贵妇和太后,手上经常戴长长的指甲套 根源其实很简单,她们不用干活,留长指甲表示和劳作说拜拜,专门有护甲套保护,金的、银的、玉的,一点都不输头上的装饰。这方式既是炫耀,也是生活的写照。 除了琳琅满目的宝石,还有香囊,唐朝那个杨贵妃出名到什么程度,死后被挖出墓地,唯一没坏的是她身上的香囊。 别看只是个小坠子,实则内部结构非常巧妙,像个陀螺仪,无论怎么晃都不漏香。 里面装的香料也大有来头,沉香、麝香都能用上,不只是贴身好闻,更体现工艺和智慧。 其实饰品对于古人来说,远远不只是外貌的修饰,头上的簪子、腰间的玉带、手腕的镯子,这些零星的点缀串起来,正好折射出社会的分层、个人的身份和生活的追求。 越是讲究的细节,越能反映那个时代对美的坚持和对身份的敏感,古人的世界正是通过这些看似微小的饰品,变得层次分明又丰富多彩。
昨日我在网上看到一则消息,实在令人既觉聪明又感无耻。商家声称价值数万元的玉镯子,
【1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