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该轮到老美摸着中国过河了,中国又搞了个大动静,C-14核电池问世了。这玩意可不是核电站,是实打实的电池,靠碳-14供能。碳-14的半衰期有5730年,啥意思?理论上这电池能用几千年不带歇气儿的。想想看,几千年不换电池,航天器、医疗设备、深海探测、偏远监测站,全都能用上,这不厉害吗? 说白了,中国搞出的C-14核电池,就是把“超长待机”玩到了极致,这下可能轮到美国跟着我们的技术脚印走了,毕竟能一口气工作几千年的电池,全世界都没见过这阵仗。 这东西跟咱们印象里的电池完全不是一回事,普通五号电池撑死用个把月,手机电池一天一充都算好的,可这C-14核电池,靠的是碳-14这种特殊同位素供能。 碳-14有个本事,每过5730年才衰减一半能量,也就是说,理论上它能踏踏实实工作几千年,中间不用管,不用换,跟个不知疲倦的小马达似的。 你可能会说功率不行啊,还比不上五号电池呢,但你别忘了有些地方就吃“细水长流”这一套。 就说青藏高原的冻土监测站吧,那地方海拔高、氧气薄,工作人员换一次电池得翻山越岭,扛着设备在冰天雪地里挪,一趟下来累个半死,还可能受冻受伤。 可要是装上这核电池,往冻土深处一埋,几千年里数据自动往回传,人都不用再费劲跑一趟,多省心? 太平洋底的地震仪也是个例子,深海里水压大黑乎乎一片,想换个电池得派深潜器下去,一趟成本就得几十万,有时候仪器刚换完电池没几年,又没电了,纯属白花钱。 但C-14核电池往深海一放,别说几十年,几百年都能稳稳当当干活,那些藏在海底的地震信号,再也不怕因为没电而漏掉了。 还有同步轨道卫星,现在的卫星寿命大多受限于电池,用个十几年就得退役,重新发射一颗又得烧几十亿。 要是卫星上装上这核电池,理论上能在天上待几千年,不光能省掉反复发射的钱,还能让卫星持续监测气候变化、太空环境,数据连续性比现在强太多了。 当然大家最关心的还是这电池到底进展到哪一步了,目前公开的信息里,它应该已经从实验室概念走到了初步验证阶段,毕竟能把碳-14的能量稳定导出来,还得解决辐射安全问题,这本身就不是件容易事。 至于是不是到了试生产阶段,现在还不好说,但从“能做出来”到“能用起来”,总归是往前迈了一大步。 有人惦记着把它用到电动车上,说这才叫真正的新能源汽车,一次“充电”管几千年,想想都觉得爽。 但目前来看,这事还不太现实,毕竟电动车启动、加速都需要瞬间大功率,现在的C-14核电池还扛不住这活儿,不过谁知道呢?说不定以后技术升级了,功率提上来了,真能实现呢? 这核电池就像个低调的狠角色,本事藏在“熬”上。你觉得它最先会在哪个领域派上用场?要是真有一天能用到咱们的日常设备上,你敢不敢试试?
什么事儿?简直就是犯罪!
【2评论】
用户17xxx74
什么乱七八糟瞎编。电池的电容量跟用材的能量密度有关系。和抗衰没半毛钱关系。抗衰期长只能说明电池使用寿命长。听小编瞎编还真以为能把一个发电厂储存在一个电池中。
lvdc
真能胡诌,半衰期啥时候定义变成能量衰减一半了,拉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