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嫖成功了?新疆乌鲁木齐,一男子在烟酒店买了两瓶好酒,花费5400元,可在晚上和朋友吃饭时,却发现酒好像是假的,经过监管部门的鉴定,确实是假货,事后,男子到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商家退一赔十,一审选择支持,商家不服气,又提出上诉,然而,二审结果却让男子傻眼了! 2025年8月,二审判决书上的红章盖得方正,张先生盯着“驳回上诉,仅退还购货款5400元”的字样,手指在“退一赔十诉求不予支持”那行字上反复摩挲。 这结果比他那晚喝的假酒还呛人——明明监管部门的鉴定报告就摆在卷宗里,白纸黑字写着“送检白酒为假冒产品”,怎么到了二审,赔偿就没了? 这事得从他走进那家烟酒店说起。货架最上层的“飞天茅台”标签有点歪,老板拿下来时,瓶身的灰尘蹭到了他的袖口。“2700一瓶,保真。” 老板递来的发票上,“正品”两个字写得格外用力。张先生当时没多想,揣着酒就去赴朋友的饭局,还特意提前半小时到,想在老陈他们面前显摆显摆。 饭局上的尴尬现在想起来还发烫。第一杯酒刚倒出来,做酒水生意的老陈就皱了眉:“这挂杯不对啊。”他捏着杯脚晃了晃,酒液在杯壁上留下的痕迹又淡又散。 “假的吧?”有人小声嘀咕。张先生的脸一下子涨红了,抓起酒瓶对着光看,瓶盖的喷码模糊不清,瓶身的防伪标摸起来也糙得很。 那一晚,桌上的菜没怎么动,满桌的人都在讨论这酒到底假在哪儿。 第二天他就揣着鉴定申请找到了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拆开酒盒时,他听见身后有人议论:“又是这家店,上个月刚被投诉过。” 三天后拿到鉴定报告,“假冒产品”四个字下面还画了波浪线,他当时觉得这就是铁证,揣着报告直奔法院。 一审开庭那天,他特意穿了件新衬衫。法官问商家“是否认可鉴定结果”,老板低着头说“认”。当法官宣判“支持退一赔十”时,张先生差点笑出声,觉得这59400元拿得理直气壮。 可没等他高兴几天,法院就打来电话,说商家上诉了,理由是“原告并非普通消费者”。 他这才知道,商家把他这几年的诉讼记录全调了出来。2021年在天山区告过超市卖假红酒,2022年在沙依巴克区起诉过烟酒店售假洋酒,光判决书就有厚厚一沓。 “你这是职业打假,不是为了生活消费。”二审法官拿着他的银行流水,上面几笔大额进账都是“赔偿金”。“《食品安全法》的‘退一赔十’,保护的是正经买东西的消费者,不是靠这个赚钱的人。” 张先生坐在法院门口的台阶上,烟抽了一根又一根。他想起第一次买到假酒时的愤怒,那时他确实是气不过才索赔。 可后来发现,这比上班来钱快,就专门盯着烟酒行的漏洞。他总觉得自己是在“惩恶扬善”,那些卖假货的就该罚。 商家退的5400元到账那天,他去了趟那家烟酒店,发现已经换了招牌,改成了水果店。新老板不认识他,热情地递来试吃的葡萄。 他突然想起一审胜诉后,自己曾在朋友圈发过“正义必胜”,现在看来,这“正义”好像变了味。 有天碰到老陈,对方拍着他的肩膀说:“其实你这事儿,说对也对,说不对也不对。”老陈说,他店里最近查得严,供货商送来的酒都带着鉴定报告,“也算托你的福”。 可话锋一转,又说:“但人家法院也有道理,总不能让索赔成了生意。” 张先生把那两瓶假酒扔进了垃圾桶。扔的时候他突然想,要是自己真是买来请客,没那么多“前科”,这十赔的钱是不是就拿到了? 可转念又想,那些卖假货的,难道因为买主是“职业打假人”,他们的错就轻了? 夕阳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他摸出手机,删了相册里所有判决书的照片。或许以后,他该换个正经活儿干了——不是因为怕了,是突然觉得,靠挑别人的错赚钱,心里总有点不踏实。就像那假酒,喝着呛,想着更呛。 信息来源:光明网 2025-8-17
新疆,15岁女孩开学体检被检查发现怀孕12周,医院随即报警,警方查明系其与21岁
【4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