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绘黄河生态卷,绿染乡村幸福图》青绘黄河生态卷,绿染乡村幸福图为探寻黄河生

博速搞笑 2025-08-25 10:29:25

:《青绘黄河生态卷,绿染乡村幸福图》 青绘黄河生态卷,绿染乡村幸福图

为探寻黄河生态变化的轨迹,感受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脉络,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星火燎原”社会实践队在7月中旬走进黄河下游沿岸村落,围绕“黄河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展开调研,用脚步丈量山河变化,用耳朵倾听百姓心声。

黄河安澜是刻在中华民族骨子里的期盼,更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成果。黄河生态问题一直是生态治理开展的重心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曾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中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实践队员踏上坚实的堤坝,走进复绿的河滩,迈入悠闲的村落,在与村民的拉家常中、在对黄河沿岸的细致察中,一点点感受黄河生态治理带来的变化,体会绿水青山背后无数人默默付出的不易。

刚进村庄不久,就在这附近的的公园看见几位老人围坐在一起聊天。实践队队员付天宇上前与老人搭话,快八十岁的李长顺老人摸着旁边绿意盎然的树木,望着眼前的河面说:“变化真是太大了!以前这河水浑得像黄泥汤,大堤说不准啥时候就可能决口。你看现在,水稳了,沙子少了,堤坝结实得跟铜墙铁壁似的!”话里带着对过往艰苦岁月的感慨,更有着对如今安稳幸福生活发自内心的高兴。

队员们顺着乡间小路走访,55岁的杨大姨指着清凌凌的水面脸上满是笑容地说:“前几年小工厂往河里排污水,那水臭得人都不敢靠近!后来政府把厂子关了,垃圾也清走了,去年我还瞧见有人钓上老大一条鲤鱼呢!”。这些实实在在的变化,正是黄河流域生态治理成果的真实体现。实践队队员们从村民带着感情的讲述里,感受到了人们对蓝天绿水美好生活的惬意,也更明白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并非一句空话。

用如今的绿色景色,致敬那些奋斗的人们;用当下的幸福生活,告慰曾经的艰辛付出。实践队员来到已经得到修复的湿地附近,只见湖水清澈,岸边芦苇随风飘扬。杨大姨又指着水面说:“真的变好了!政府关了污染的厂子,清了垃圾,种了树,已经好多年不来的白鹭也终于回来了!”她笑着比划着,这眼前的一切都是对人们努力的最好的回应。无数人为了这片土地,付出了青春和汗水,在暴雨来临之际的岸堤上一筐一筐得挑土、一担一担得筑堤。在洪水肆虐的时候,冲在前面抢险,用身子护住千家万户。种绿树,净污水,清垃圾。人们的默默付出的聚合起来像是一幅用实干画成的生态画卷,一场用初心点亮的盛大灯会。

图为黄河下游某湿地生态修复后的样子。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善豪 供图

浊流变清波,守护从未褪色。黄河岸边的实地采访完毕,实践队队员们带着一路走来的体会,返回各自的家乡进行黄河生态保护的宣讲,将生态保护理念的种子撒向下一代。教室讲台之上,实践队队员认真的进行生态知识的讲解,看着讲台下一双双明亮的眼睛。据实践队队员在宣讲后所讲:“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只有当生态文明理念、绿色发展思想真正深入的每个人的心中,生态文明的建设才能代代延续,才能汇聚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磅礴伟力。”在党的领导下,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开展生态文明思想教育,是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基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也是增进人民福祉的必然要求。

山河变了模样,精神却一直传了下来。从过去跟天斗、跟水斗的防洪故事,到现在一代接一代植树种草的生态实践,黄河岸边的人们用勤劳与智慧守护着黄河的安宁和谐。“星火燎原”社会实践队的队员们在活动结束后讨论各自的实践感悟,总结得出新时代的年轻人应该接过把祖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担当,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青春融进山河的新面貌里,脚踏实地践行生态文明的理念,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路上矢志不渝、勇往直前。(通讯员 李善豪)

图为“星火燎原”社会实践队合影。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冉 供图

0 阅读:0
博速搞笑

博速搞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