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黄河生态,传承教育力量》 守护黄河生态,传承教育力量
7月中上旬,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星火燎原”社会实践队在黄河沿岸城市开展实践活动,针对黄河流域生态与教育问题,对7旬左右的老人进行了采访调查,开展了以“黄河流域生态与教育协同实践”为课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今天,针对黄河的生态与教育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每一位纪实创作者,拿起手中的笔、相机、录音设备,去记录这场奔赴里的温度与力量。走进课堂,看看老师们如何把黄河生态搬进教案,记录下课本里的文字如何变成学生眼中的光;走向河岸,跟着守护者的脚步,拍下生态变化里的细节。现在,黄河正奔流向前,岸边的故事也在继续。用真实的记录,让这场“生态与教育的双向奔赴”被看见、被记住、被延续。因为每一个被记录的瞬间,都是给母亲河最好的礼物。对黄河的环境问题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点亮绿色希望。社会实践队实践队员们走进沿黄河社区和学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活动。他们通过举办环保知识讲座,用生动有趣的图片和视频,向孩子们介绍黄河生态保护的重要性,普及环保知识。在与孩子们的互动中,队员们感受到他们对环保知识的渴望和对黄河的热爱。
社会实践对组织队员走进当地的学校开展黄河流域的宣讲,普及教育知识,让黄河流域的生态文明与教育协同发展。黄河生态保护,是一场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黄河生态保护,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大了对黄河流域的生态治理力度。作为大学社会实践队的成员,这是我们沿黄河流域走访的独特经历,也是最让我们感受到“生态与教育共振”的一站。从“课本”到“沙样”,把黄河故事搬进课堂,效果或许会更直接。带着这样的想法,队员们走进当地学校开展宣讲。他们分享沿黄走访时的见闻,当讲到治沙人用草方格固定沙丘、渔民参与黄河禁渔的故事时,课堂里响起了细碎的讨论声。这些讨论声里,藏着孩子们对黄河最朴素的关心,也让我们明白:教育的意义,就是把这种关心变成行动的勇气。我们知道,这堂“流动的黄河课”还没结束。因为保护黄河的故事,永远在讲述中,在行动里,在一代又一代人的接力里。黄河的治理,从来不是朝夕之功,生态的守护,更需要薪火相传。如今在黄河沿线,把课堂搬到河畔,越来越多的生态监测站向学生敞开大门。孩子们不再是生态保护的旁观者,而是黄河的监测员。就像黄河裹挟着泥沙奔涌向前,教育也在带着孩子们的认知与热爱,为生态保护注入源源不断的生命力。”当生态与教育在黄河岸边相遇,便不止有湿地返青、候鸟归来的生态答卷,更有孩子们眼中对大河的敬畏、心中对未来的担当。这条河的故事,终将在课堂与自然的交响中,流淌出更悠长的乐章。社会实践队通过在课堂上的讲解,让孩子们不再是生态保护的旁观者,而是用笔记下候鸟数量的监测员,用双手栽种固沙植物的实践者,用画笔传播环保理念的小使者。就像黄河裹挟着泥沙奔涌向前,教育也在带着孩子们的认知与热爱,为生态保护注入源源不断的生命力。
通过本次社会实践活动,“星火燎原”社会实践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队员们深入了解了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文化传承、产业发展以及贫困状况,为后续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队员们开展的环保行动、生态文明教育、志愿扶贫、溺水知识宣传等活动,得到了当地政府、社区和居民的高度认可,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队员们也深刻认识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大家纷纷表示,将以此次实践为契机,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身能力,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在未来的日子里,“星火燎原”社会实践队将继续关注黄河流域的发展,积极开展各类实践活动,让青春在黄河流域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通讯员 杨贻然)
图为“星火燎原”社会实践队。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冉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