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党主席赖清德在遭遇史无前例的政治挫败后,用“一要三不”强硬表态回应外界。  

观今言史啊 2025-08-25 11:25:54

民进党主席赖清德在遭遇史无前例的政治挫败后,用“一要三不”强硬表态回应外界。   所谓“一要”即继续推动“抗中保台”路线,而“三不”则是不辞党主席、不推动“内阁”总辞、行政机构负责人卓荣泰不必下台。   这番表态直接引爆民进党内部矛盾,有绿营幕僚私下坦承“党内全乱了套”,支持度还在持续探底。   这场风波源于七月底的“大罢免”投票:民进党发起针对二十四席在野党民代的罢免攻势,结果全军覆没,创下三十一比零的惨烈纪录。 被岛内舆论形容为“输到脱裤”。然而赖清德拒绝承担政治责任,反而以更强硬姿态巩固权力,让党内不满情绪彻底爆发。   前民进党“立委”郭正亮直指问题核心在于赖清德自身的领导与判断失误。当党内要求立法机构党团总召集人柯建铭为败选负责的声浪高涨时。   柯建铭却和核心干部王义川坚持不辞职,凸显赖清德对党务系统的失控。更严重的是,赖清德执政团队与基层民意严重脱节。   例如将防务预算拉高到九千亿元新台币,却对志愿役士兵加薪问题视若无睹,暴露其“精算选票利益、漠视真实需求”的执政心态。   这种态度持续消耗民众信任,若无法调整,2026年地方选举恐重演大翻车惨剧,甚至比2018年“九合一”败选更惨烈。   深绿背景的台湾联电创办人曹兴诚率先“炮打司令部”,公开宣布退出罢免后续行动并痛批民进党“不负责任”,要求“有人必须下台”。   这把火迅速烧向权力核心:被视为赖清德心腹的党秘书长林右昌在压力下闪电辞职,党内要角李宇翔更公开呼吁赖清德辞去党主席,连行政机构负责人卓荣泰也被拉下水批评“毫无政绩”。   派系斗争随之浮出水面,部分罢免团体成员密谋另组新政党,直接动摇民进党执政根基。   赖清德原定八月借“出访”中南美洲过境美国纽约的计划,也在此时被美方临时喊停,使其陷入“内外交困”的绝境。   这场政治海啸正把民进党推向2026年县市长选举的险境。党内评估显示,被视为“绿营铁票区”的南部县市出现松动迹象。   受民众党支持者“报仇情绪”影响,民进党在高雄市、台南市等长期执政区域可能遭遇“团灭”危机。这些地区上次选举国民党候选人仅以小幅差距落败,如今在反绿民意集结下翻盘可能性大增。   与此同时,民众党执政的新竹市高虹安遭判刑停职及国民党掌握的宜兰县县长林姿妙涉贪停职、新竹县县长杨文科被起诉却可能被绿营趁虚而入。   赖清德若丢失南部关键县市,党主席职位势必不保。当前赖清德的民调满意度已跌破百分之三十五,信任度仅百分之三十七,且持续下滑趋势明显。   党内人士评估若年底跌至百分之三十以下,将触发权力危机。随着美台关系因特朗普贸易政策生变、两岸僵局无解、蓝白合作强化、民进党派系内斗加剧这四大困境持续发酵,赖清德正把自己和民进党带向悬崖边缘。   当台湾民众用选票拒绝政治恶斗、渴望经济发展与和平稳定的声音响彻云霄,仍执迷于“抗中保台”魔咒的赖清德,终将成为被民意海啸吞噬的孤舟。   参考资料:独家观察:“大罢免”被完封却不悔改,赖清德“一要三不”连自己人都看不下去 2025-08-24 17:33·海峡导报

0 阅读:152

猜你喜欢

观今言史啊

观今言史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