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李在明的外出第一站就选择了日本,说明他比尹锡悦更加的媚日。最夸张的是,他成了17年以来,第一个跟日本达成联合公报的韩国总统。 李在明出身普通人家,当年在野的时候,靠着平民形象圈了不少粉,2023年,他因为反对日本核污染水排海,还绝食了24天,2024年在釜山遇刺后,又呼吁要终结“仇恨政治”,摆出一副民族主义者的架势。 那时候,他没少拿尹锡悦的对日政策开刀,特别看不上尹锡悦搞的二战劳工赔偿方案,觉得那是向日本妥协,强调日本得为1910年到1945年的殖民统治好好道歉。 可谁能想到,上台才80天,他就把美国放一边,先跑去日本,这可是韩国总统打破惯例的头一遭。 在东京,李在明跟石破茂聊得挺热乎,俩人说好要加强两国关系,特别是在安全和经济上,这次访问不光是韩日关系的新起点,还签了个联合公报,2008年之后两国头一次干这事。 反观尹锡悦,虽说也在2023年戴维营峰会里推了美日韩合作,可从没跟日本单独搞出这么高调的声明。 李在明这波操作,简直让人怀疑他是不是忘了竞选时说的话。 他当时可是承诺搞“以国家利益为中心的实用外交”,说要修补跟中国的关系,对日本保持点距离。 可现在,他上台没多久就跟日本贴这么近,还在历史问题上低调处理,喊着“搁置分歧、加强合作”,这180度的转变,背后肯定有更大的算盘。 说白了,李在明的算盘跟美国脱不了干系,他上台后,美国那边压力不小,特朗普刚上台,就要求韩国多掏驻韩美军费用,还得应对美中竞争,甚至对韩国商品加了15%的关税。 李在明先跑去日本,估计是想跟日本联手,在跟特朗普谈的时候多点筹码,毕竟韩国和日本在面对美国的时候,处境有点像,俩国已经在贸易谈判上统一口径,打算用低关税应对美国的压力。 另外,李在明还派了特使去中国,想在美中之间找平衡,这么多动作,摆明了是想在复杂的国际环境里,给韩国多争取点空间。 可这“实用外交”真能顺顺利利?美国一直想把韩国拉进它的对华战略,美日韩三边合作就是核心。 李在明虽然想灵活操作,但这么靠拢日本,估计也会让韩国在中美博弈里更被动。 尤其在对朝问题上,他想重启韩朝对话,延续文在寅的路子,可这跟特朗普可能搞的美朝直接接触有点不搭调,韩国要是想在美日韩同盟和自主外交间找到平衡,难度可不小。 韩国民众对日本那段历史可敏感得很,二战时日本殖民带来的伤害,至今还扎在很多人心里。 2023年,尹锡悦因为劳工赔偿方案被骂得不行,李在明就是抓住了这股民意,才在2025年大选里以49.42%的得票率赢了。 可他上台后,在8月15日纪念日本殖民结束80周年时,只是轻飘飘地说让日本“正视历史”,没提啥具体争议。 这态度估计会让不少人失望,民调显示,虽然韩日关系这几年好转了点,52%的日本人、55%的韩国人觉得关系还行,但韩国中老年群体对日本还是戒心重,只有年轻人稍微友好点。 李在明这政策一转,保不齐会被骂“亲日”,甚至动摇他“全民总统”的形象。 韩国人想要的,是既能维护民族尊严,又能在国际上站稳脚跟的领导人,李在明能不能在这两边找到平衡,估计得看他接下来怎么走。
日本投降诏书原文写的是“对米・英・支・蘇四国接受公告”,这里的“支”代表中国。。
【6评论】【1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