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把牛肉税一刀砍到底,米莱这是给中国递上了“长期饭票”。 阿根廷总统米莱在2025年7月底宣布永久下调牛肉、玉米、大豆等农产品出口预扣税,其中牛肉出口税从6.75%降至5%,母牛出口税早在2024年就已取消,这一政策直接瞄准中国市场。 要知道,中国是阿根廷牛肉最大的出口目的地,2024年上半年阿根廷牛肉出口量的76%都销往中国,2023年中国从阿根廷进口的牛肉占比约19%,仅次于巴西。 阿根廷的牛肉产业和中国市场的缘分由来已久。早在2018年,中阿就签署了冰鲜牛肉出口协议,阿根廷成为首个向中国出口冰鲜牛肉的南美国家,这些年,中国消费者对阿根廷牛肉的需求持续增长,2023年中国从阿根廷进口牛肉约52万吨,同比增长22%。 阿根廷的牛肉以草饲为主,肉质紧实、脂肪含量低,符合中国人对健康食品的追求。 而且阿根廷的牧场大多位于潘帕斯草原,那里气候温和、水草丰美,养出来的牛品质自然差不了。 米莱下调牛肉出口税,最直接的好处就是让阿根廷牛肉在中国市场更有价格竞争力。虽然中国对进口牛肉仍征收12%的关税,但阿根廷出口税的降低,让中国进口商的成本有所下降。 以2025年上半年的数据为例,阿根廷牛肉到岸价约为每吨4500美元,出口税下调后,进口商每吨能节省约150美元,这部分成本下降最终会反映在终端价格上,消费者买牛肉可能会更便宜。 除了牛肉,米莱对大豆、玉米等农产品的出口税也进行了下调。大豆出口税从33%降至26%,玉米从12%降至9.5%。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2025年7月从阿根廷进口大豆56万吨,同比增长104.7%。大豆是中国饲料加工的重要原料,阿根廷大豆的大量进口,不仅能满足中国养殖业的需求,还能降低中国对巴西大豆的依赖。 玉米方面,中国从阿根廷进口的玉米也在逐年增加,2025年1-7月累计进口67万吨,同比增长104.7%,这些农产品的出口税下调,让阿根廷在中国市场上形成了多产品的贸易网络,进一步巩固了其作为中国“长期饭票”的地位。 阿根廷这么做,其实也是被逼无奈。这些年,阿根廷经济一直不景气,通胀率居高不下,2025 年预计仍有25.9%。外汇储备也很紧张,2025年年初一度降至246.77亿美元,为2024年1 月以来最低水平,牛肉、大豆、玉米是阿根廷的主要出口商品,下调出口税能增加外汇收入,缓解经济压力。 而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市场需求稳定,是阿根廷摆脱经济困境的关键。2024年上半年,阿根廷牛肉出口额的76%都来自中国,中国市场的稳定需求,就像一根救命稻草,让阿根廷的农业经济不至于崩盘。 从长远来看,米莱的政策正在为中阿农业合作打下坚实基础。中国企业已经开始在阿根廷投资建设牧场和加工厂,比如楚昌集团旗下的PGE公司,在阿根廷建立了牧场和加工厂,确保供应链稳定。 当然,阿根廷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巴西是中国最大的牛肉进口来源国,占比约42%,澳大利亚次之,占28%。阿根廷目前占比约11%,但正在通过布局高端市场来提升竞争力。阿根廷的草饲牛肉在高端市场很受欢迎,定制化的安格斯牛肉已经进入中国的高端超市和餐厅。 总的来说,米莱下调牛肉等农产品出口税,既是为了缓解阿根廷的经济危机,也是为了抓住中国市场的机遇。中国庞大的消费市场和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为阿根廷提供了稳定的出口渠道。 而阿根廷通过降低出口税、加强供应链建设、布局高端市场,正在成为中国长期的农产品供应伙伴,这种合作不仅对双方经济有利,也为中阿关系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未来,随着中阿在农业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阿根廷作为中国“长期饭票”的地位将会越来越稳固。
阿根廷把牛肉税一刀砍到底,米莱这是给中国递上了“长期饭票”。 阿根廷总统米莱在2
漫聊小知识
2025-08-27 12:05:4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