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人民日报了!”吉林,男子把辣椒和茄子种一起,结果,竟意外收获“茄椒,他也不害怕,直接拿回家吃,闻着有茄子的味道,但吃起来还是挺辣的,他觉得挺新奇的,发到网上后,被网友调侃:到底是茄子出了轨,还是辣椒劈了腿! 你能想象吗?一颗果子,闻着是茄子的清香,嚼着是辣椒的辣味,模样还介于两者之间。 这事儿要从2025年8月说起。 老张种了快二十年菜,自家那片不到半亩的菜园,被他打理得连杂草都少见。 夏天种菜最讲究利用空间,老张想着茄子和辣椒都是家常吃的,又都是往高了长的作物,就把它们的幼苗挨个儿栽在菜园东侧,两棵苗之间也就两三厘米的距离,“想着能多收点,浇水施肥也方便”。 入夏后气温高,老张每天清晨都会提着水桶去浇水,中午太阳烈的时候,还会给菜苗搭个简易的遮阳网。 眼看着辣椒开始挂果,有绿有红的,看着就喜人,老张盘算着周末摘点回家给孙子做辣椒炒肉。 可就在8月22号那天,他蹲下来摘辣椒时,手指突然碰到个不一样的东西——藏在辣椒枝叶间,紫莹莹的,跟周围的绿红辣椒格格不入。 老张把这东西摘下来,放在手心翻来覆去看:形状像极了旁边的茄子,圆滚滚的,就是个头小了一圈,也就乒乓球那么大。 表皮光滑,捏着软乎乎的,比茄子软点,又比辣椒硬点,不像普通蔬菜那样有明确的手感。 他没急着下结论,先凑到鼻子底下闻了闻——这一闻更惊讶了,没有半分辣椒该有的冲劲儿,反倒是一股新鲜茄子的清香味儿,跟刚从茄子秧上摘下来的没两样。 他又在周围的辣椒丛里扒拉了几下,在离茄子秧不到三十厘米的地方,又找到了两个一模一样的紫果子。 这时候邻居路过菜园,看到老张手里的东西也凑过来瞧,看了半天说:“老张,你这是种出啥新品种了?我种了一辈子菜,从没见过这玩意儿!” 回到家,老张把果子洗干净,还特意拿了个普通茄子和辣椒放在旁边对比。 切开一看,这紫果子的果肉是淡紫色的,比茄子肉细腻,中间的籽像辣椒籽一样细小,密密麻麻的。 他咬了一口试试,入口先是茄子那种软绵的口感,嚼到第二口,辣味慢慢从舌尖漫开,不算辣得烧心,反而带着茄子的清香,咽下去后嘴里还留着点回甜。 “这东西,闻着是茄,吃着是辣啊!”老张跟老伴儿感慨。 老伴儿尝了也觉得新鲜,还开玩笑说:“你这是把茄子和辣椒种‘亲’了,生出这么个‘混血儿’。” 老张觉得这话形象,干脆给这果子起了个名,叫“茄辣”。 后来孙子回家,看到“茄辣”觉得新奇,就拍了照片和视频,帮老张发到了网上。 没成想,短短一天,评论就攒了好几千条。 有人开玩笑说:“爷爷再种点土豆,直接在地头凑齐地三鲜,摘下来就能炒!” 有人纠结名字:“该叫‘茄辣’还是‘椒茄’?感觉两个都对!” 还有人编了句顺口溜:“茄子不装茄,辣椒不扮辣,蜜蜂传粉闹笑话,长出个怪娃!” 也有网友认真问:“这东西能吃吗?会不会有毒啊?” 老张特意让孙子回复:“家里人都吃了,没不舒服,就是味儿特别,比辣椒温和,比茄子下饭。” 还有懂植物的网友在评论区科普:“茄子和辣椒都是茄科植物,花期差不多,风或者蜜蜂传粉的时候,把茄子花粉带到辣椒花上,就可能结出这种自然杂交的果子,得天气、间距都合适才能成。” 老张这才知道,原来自己这“意外收获”,还藏着这么个科学道理。 后来他才想起,2025年四平的夏天特别给力,温度大多在25到30度,雨水也不多不少,刚好适合茄子和辣椒开花结果,要是赶上连雨天,估计也长不出这“茄辣”。 有意思的是,网友还在评论区分享了类似的事儿:2023年山东潍坊有个菜农,把番茄和土豆种在一起,长出了“薯茄”,红皮硬实,咬着是土豆的绵密口感。 老张看着这些评论,觉得自己这事儿更有意思了。 没过多久,洛阳网的记者找到了老张,还去菜园拍了照片,把这事儿当成地方趣闻报道了。 又过了几天,人民日报客户端也转发了相关视频,配文说“菜园里的小惊喜,藏着自然的小趣味”。 当地农业站的工作人员也联系了老张,问了“茄辣”的生长情况,还说这种现象虽然少见,但能说明当地水土适合茄科作物。 现在老张把“茄辣”的籽小心收在牛皮纸袋子里,放在通风的屋檐下。 他打算明年再试试,把茄子和辣椒种得更规整些,“要是还能长,就多摘点给邻居和亲戚尝尝,让大家也乐呵乐呵”。 老张总说,自己种了一辈子菜,没想过能靠一颗“茄辣”火一把。 其实生活就是这样,有时候不刻意追求什么,只是按自己的习惯认真做事,反而能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就像这颗“茄辣”,藏在普通的菜园里,却成了最特别的小美好。 如果各位看官老爷们已经选择阅读了此文,麻烦您点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各位看官老爷们的支持!
湖南湘潭,一男子月薪8000,每月偷摸给父母300元,妻子发现后,把家里东西全部
【7评论】【3点赞】
茶道禅心
辣椒劈腿,茄子出轨
喵喵呜哒
茄子和辣椒同科但不同属,一般是不太可能相互授粉杂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