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福建舰这么久还不服役?其实说白了,是因为福建舰的技术问题,没办法直接服役, 航母这东西,从来不是拼速度的活儿,辽宁舰是改装的,山东舰是摸着辽宁舰的路子造的,到了福建舰,直接跳过蒸汽弹射,一步到位上电磁弹射,这步子迈得有多大? 辽宁舰是拿国外老舰改的,主要是试水航母咋用,验证舰载机起降和舰体协调,从改装完到服役,一年多就搞定了主要是填补空白。 山东舰完全国产,沿用滑跃起飞吨位更大,能带更多飞机,从下水到入列不到两年,因为技术路子熟风险低,这两艘航母让中国海军攒了不少经验,但滑跃起飞有短板,飞机没法满载起飞,作战能力受限。 福建舰就不一样了,它是首艘自主设计的弹射型航母,排水量超8万吨,配了三条电磁弹射轨道,直接跳过了蒸汽弹射,一步上到最先进的技术,这步子迈得大风险自然也高,电磁弹射不是简单换个设备,涉及电力、材料、控制系统哪一块出问题都不行。 2022年6月下水开始,福建舰就进入了漫长的测试期,它已经完成了多次系泊试验和海试,每次都针对不同问题,动力、电力、舰载机适配等,光海试就超过100天,慢慢把技术难题磨平。 电磁弹射是福建舰服役“慢”的核心原因,这系统用电磁力推飞机起飞,效率高,能让飞机满载弹药和燃料,起降架次一天能到270到300,比滑跃式的50架次强太多。 未来歼-35、空警-600,甚至无人机都能靠它上天作战能力翻倍,但这系统耗电量大,电力得稳,储能得足,不然飞机弹射一半卡住麻烦就大了。 舰载机跟弹射器的配合也得严丝合缝,歼-15T的起飞测试,涉及发动机、轨道、挡焰板,哪个环节出岔子都不行,所以得反复试试到完全可靠为止。 2024年5月第一次海试,8天搞定动力和电力基础测试,到了2025年3月,第七次海试,重点测舰载机跟弹射器的兼容性。 5月下旬第八次海试,甲板上都有轮胎痕迹了,说明已经开始实打实的起降试验,弹射和拦阻全流程都走了,这些测试节奏不快但很稳,毕竟电磁弹射太复杂,高速航行、恶劣海况下都得顶住。 美国福特级航母也因为这技术拖了好几年,中国团队用中压直流电和超级电容等新办法,稳扎稳打,风险控制得不错。 为啥说航母不拼速度?因为它关乎国家安全,福建舰的电磁弹射不只是技术升级,是让海军能打远海硬仗的关键,服役后它能让舰载机带更多弹药,打击力更强还能上预警机,提升编队指挥能力,这对护卫海上通道、维护海洋权益意义重大。 以后三航母一起,辽宁舰和山东舰守近海,福建舰冲远海互补作战,中国海军在西太平洋的地位就不一样了,服役慢点是为了上阵后能真顶用。 福建舰的建造全是自主创新,从舰体到电力系统,都是中国团队搞定的,这不仅追平了国际水平,还为后续航母打基础。
为什么福建舰这么久还不服役?其实说白了,是因为福建舰的技术问题,没办法直接服役,
小加娱的史书
2025-08-27 13:20:51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