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山与王明贵:跨民族抗日兄弟情】80多年前,鄂伦春族佐领(头人)盖山在打猎时与

辰茹看过去 2025-08-27 17:25:19

【盖山与王明贵:跨民族抗日兄弟情】

80多年前,鄂伦春族佐领(头人)盖山在打猎时与东北抗联第三支队长王明贵相遇。那个时候,面对侵华日军的拉拢与野蛮统治,盖山感到迷茫和困惑,而王明贵带来的“革命”和“民族平等”等理念,像磁石般吸引了这位从未走出森林的猎人,也让他坚定了日寇必败的信念。盖山深为抗联战士出生入死、宁死不屈的精神折服,王明贵也认可盖山豪爽正义、有民族气节与爱国心,两人遂牵头,与其他4个民族的9人共11人,用红纸写下“金兰谱”,以年龄排序(盖山为老大,王明贵为老七),摘蒿为香,在篝火旁立誓:“为抗击日本帝国主义,愿同生死、共患难,不投降,不叛变……”

此后,盖山带领着鄂伦春人全力支援抗联:传送情报、保护军需物资,用猎枪与抗联并肩作战。1941年8月,为解决抗联给养,盖山提议攻打守敌薄弱的格尼河日本益昌伐木公司,此战大获全胜,抗联缴获粮油5000多公斤,解放200余名劳工,处决日军头目金清宪太郎。日寇恼羞成怒,派讨伐队逼问抗联秘密驻地。盖山一边沉着周旋,一边暗示16岁的女儿占珠梅以“抓马”为名,飞奔至抗联驻地报信,帮助抗联成功转移。之后,双方又联合袭击中东铁路支线26号车站、博克图支线74号车站,缴获大量物资,歼灭了日军守敌,扩充了抗联队伍。

日军虽然切断鄂伦春人与“安达”(朋友)的联系,断其粮食、食盐等必需品,却未能动摇他们的决心。王明贵作战负伤时,盖山将他藏进隐蔽山洞,由占珠梅负责衣食住行,占珠梅还借送饭传递情报。寒冬时节,鄂伦春妇女赶制狍皮大哈(白茬皮袄)、狍腿儿“其卡密”和“拷和捞”(兽皮鞋、手套),挽救了众多抗联将士的生命。当时大兴安岭流传王明贵“穿金背心、刀枪不入”的说法,实则因鄂伦春人见穿狍皮大哈者便知是自己人,不会开枪。后来,因敌我力量悬殊,抗联三支队撤离大兴安岭退入苏联,撤离前,盖山因病去世。王明贵与战士们冒险下山买木棺,将他安葬。

1945年8月,王明贵率部随苏联红军回国,参与对日最后一战。新中国成立后,他任黑龙江省军区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多年后,王明贵始终未忘鄂伦春兄弟盖山一家,经多方寻找,终于找到当年为他送药送饭的占珠梅,并为其女儿取名“英杰”,意为英雄的杰出后代。如今,两位主人公已离世,但这段跨民族的抗日兄弟情,以及他们在民族危亡之际团结一心、同仇敌忾的精神,仍在激励着大兴安岭土地上的人们。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历史知识

0 阅读:3
辰茹看过去

辰茹看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