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新四军击毙了100多名日军,不久日军派人来索要尸体,罗炳辉笑道:“要尸

柔花弱草意绵 2025-08-28 22:13:40

1941年新四军击毙了100多名日军,不久日军派人来索要尸体,罗炳辉笑道:“要尸体,尽管来取,但来的时候,要举白旗! 主要信源:(新华网——“双百”人物中的共产党员) 1941年4月,江苏仪征地区发生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 当时,新四军第2师在副师长罗炳辉的率领下,正在这一带开展抗日活动。 新四军第2师成立于1941年2月,由张云逸任师长,郑位三任政委,罗炳辉任副师长。 虽然张云逸兼任新四军副军长,但由于军务繁忙,实际指挥工作多由罗炳辉负责。 罗炳辉将军是我军著名将领,1897年出生于云南彝良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他早年参加滇军,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一位从士兵成长起来的优秀指挥员。 因其出色的军事才能,他被日军视为心腹大患,日军甚至悬赏八万大洋要取他首级,这个赏金在当时仅次于毛泽东、朱德和徐向前。 这年3月至4月间,新四军2师在罗炳辉指挥下,连续对仪征、扬州、六合地区的日伪军发动了六次突袭。 3月初,罗炳辉亲自指挥第4旅在这一带活动,采取灵活机动的战术,打得日伪军晕头转向。 在仪征县模范营的配合下,新四军对谢家集、大仪、甘泉山等地的日伪军据点发动袭击,每次都给敌人造成重大损失。 日军指挥官南浦襄吉少将恼羞成怒,命令特务机构务必摸清罗炳辉部的行踪,企图一举歼灭。 南浦襄吉是侵华日军独立混成第12旅团旅团长,这支部队被称为"南浦旅团",在当地无恶不作。 在汉奸的配合下,日军终于侦察到罗炳辉师部驻扎在仪征城北20公里处的一个村庄。 4月16日晚,日军独立混成第12旅团派出300名日军和400名伪军,由中佐村田指挥,悄悄向目标进发。 队伍后面还跟着数十辆装满弹药的汽车,可见日军对这次行动十分重视。 日军行动十分隐蔽,成功绕过了新四军的哨兵。 当时,罗炳辉的警卫连因为连续作战十分疲劳,放松了警惕,没有设置流动哨。 这个疏忽给了日军可乘之机。 伪军队长在侦察时发现了一队正在打谷场休息的新四军战士,立即向村田报告。 村田认为这是天赐良机,决定采取偷袭。 他命令部队悄悄包围打谷场,准备用刺刀解决战斗,以免枪声惊动其他新四军。 就在日军即将完成合围时,一名起来解手的新四军战士发现了敌人。 他立即大声报警,惊醒了所有战友。 警卫连长瞬间清醒,发现已被日军包围。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他果断命令战士们不要开枪,以免误伤自己人,全部改用大刀迎敌。 战士们迅速抽出大刀,与日军展开白刃战。 这场肉搏战异常激烈。新四军战士虽然人数处于劣势,但个个英勇无比。 他们凭借平时练就的过硬刀法,与日军展开殊死搏斗。 村民们也拿起农具参加战斗,协助新四军作战。 日军虽然训练有素,但在近身格斗中并不占优势,特别是面对愤怒的中国军民时。 与此同时,罗炳辉听到枪声后立即组织师部人员转移。 他判断形势后,没有选择撤离,而是命令部队抢占村外的五里墩高地。 这个决定十分关键,占据制高点就能扭转战局。 村田犯了一个致命错误,他在高地上只布置了50多名日军,以为偷袭必定成功。 新四军12团的战士如猛虎般冲向高地,很快将其夺回。 这样,日军反而被压缩在洼地里,背后是尹家河,陷入背水一战的困境。 天亮时分,战场形势已经明朗。 日军处处被动,伤亡惨重。 村田见大势已去,只好下令撤退。 这一仗,日军留下100多具尸体,伪军丢下200多具尸体,还有部分伤员被俘。 只有200多人侥幸逃生。 战后,村田不得不低头认输。 他打着白旗来到新四军驻地,请求归还日军尸体。 罗炳辉将军严正指出:"因为你们是战败方,而且是侵略者,来的时候必须打着白旗。" 村田只得接受这一条件,灰溜溜地运回尸体。 据说村田因此事大病一场,但仍在南浦的压力下带病工作。 这场战斗充分展现了罗炳辉将军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和新四军战士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 罗炳辉将军后来担任新四军第二副军长兼山东军区第二副司令员,可惜于1946年6月21日在山东临沂病逝,年仅49岁。 他是中国人民解放军36位军事家之一,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如果他没有早逝,必定会在解放战争中再立新功,续写传奇。

0 阅读:42
柔花弱草意绵

柔花弱草意绵

柔花弱草意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