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一个穿着破烂的妇女,带着女儿来到北京饭店,怯生生不敢说话,小女孩的一

熹然说历史 2025-08-29 00:18:34

1950年,一个穿着破烂的妇女,带着女儿来到北京饭店,怯生生不敢说话,小女孩的一句话却让在场人大吃一惊。 那一年的北京饭店,见证了多少政要名流的聚会,却没想到一个穿着补丁衣服的农村妇女会让整个饭店为之震动。当警卫们还在疑惑这对母女的来历时,小女孩的一句”找彭叔叔”瞬间改变了一切,背后的故事更是牵动着整个中央高层的心。 1950年,一位来自湖南的老妇人带着女儿来到北京中南海,指名道姓要见彭德怀彭老总。中南海的警卫人员按照相关规定,盘问老妇人的身份信息,老妇人自称名叫刘玉英,是黄公略的妻子。 这个名字一出口,在场的人都愣了。黄公略,那可是红军历史上响当当的人物,毛泽东曾三次把他写进诗词里,在《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中更是直接点名:“赣水那边红一角,偏师借重黄公略”。可这样一个传奇将军,1931年就在江西吉安牺牲了,年仅33岁。 黄公略,1898年出生在湖南湘乡的书香门第,父亲是私塾先生,从小就教育他要为穷人撑腰办事。这个从小就有正义感的孩子,14岁时看见税警欺负民女,直接一巴掌把人推下了桥。1922年,他跟彭德怀、李灿一起考进了湖南陆军讲武堂,三个人都有着改造社会的理想。 最让人感动的是黄公略跟彭德怀的友谊。有一次黄公略从黄埔军校回来,为了试探彭德怀他们的革命立场,故意说蒋介石的好话,结果彭德怀他们以为黄公略变节了,差点把他给勒死。直到发现黄公略鞋底藏着党的介绍信,大家才知道这是个误会。 1928年7月,黄公略同彭德怀等一起领导了平江起义,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从那以后,两人就成了战场上的最佳搭档。黄公略因为屡建奇功,在苏区军民中享有极高的威信,与朱德、毛泽东、彭德怀并称为”朱毛彭黄”。 可惜好景不长。1931年9月15日,黄公略在率部转移路经吉安东固六渡坳时,突遭敌机袭击,不幸中弹牺牲。当时他的女儿黄岁新才刚满8个月大。 黄公略牺牲后,刘玉英在得知丈夫的死讯后,一时情难自已,不禁潸然泪下。可眼下局势紧张,国民党反动派正在四处搜捕、杀害红军家属,刘玉英根本没有时间凄凄艾艾、悼念亡夫,为了保全自己和年幼女儿黄岁新的性命,她只得返回农村老家,隐姓埋名。 这一躲就是好几年。毛泽东派人前往高模冲打探消息,害怕国民党军队迫害烈士家人及后代,可是找寻了多次,一点风声都没有。周恩来视察衡山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时,就惦念起了这位老朋友的遗孀,并特地修书一封。徐特立被派遣至八路军驻湘通讯所时,也没有忘记这一紧急任务,于1939年10月写了一封信寄给了刘玉英。 收到这些信件后,刘玉英才知道党组织一直在找她们母女。但那时候生活实在太困难了,黄岁新上学都成问题,彭德怀得知消息后,当即托人送去400元。这笔钱对于当时的刘玉英来说,简直是救命钱。 1949年9月,黄岁新与母亲刘玉英走进中南海。多年分离后的重逢,让这对母女激动不已。彭德怀一见面就热情地说:“小同志,你好呀!”随后将一套学习用具、列宁手册和他在飞机场的照片送给黄岁新。从这以后,“小同志”就成为彭德怀对黄岁新的爱称。 1950年,彭德怀即将赴朝参战前,在北京饭店又一次接见了这对母女。刘玉英知道彭德怀无儿无女,担心他如果在朝鲜战场上发生什么意外,便说:“彭老总,就让岁新给你当女儿吧。”彭德怀摇了摇头,说:“你和公略就这么一个女儿,我哪里舍得将公略唯一的女儿夺走啊?她就当我半个女儿吧”。 从那以后,彭德怀确实把黄岁新当成了自己的女儿。1954年高中毕业考入河南平原农学院,1955年转读于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农机系。但黄岁新不想离开北京,彭德怀没有迁就她,而是请来朱德一起做思想工作,让她明白了服从组织安排的重要性。 大学毕业后分配到郑州农业机械化专科学校任教。1957年到东北牡丹江农垦局实习。1958年,她与张志强结婚,生下了一双儿女,儿子名叫张忠,女儿名叫张献华。 1960年,中国科学院把黄岁新调进北京,到科学出版社当编辑。一回到北京,她立即去北师大找浦安修,两人抱头痛哭了一场。那时候的彭德怀已经遇到了困难,但看到”女儿”回来,还是很高兴。 黄岁新:1992年从中科院退休,2019年1月25日逝世,享年89岁。她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什么叫革命后代的责任担当。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革命年代的友谊有多么珍贵。彭德怀对黄公略一家的照顾,不是因为什么利益关系,就是纯粹的战友情深。他们这一代人,为了理想可以抛头颅洒热血,为了朋友可以视如己出。 一句”找彭叔叔”背后,是一段跨越生死的革命友谊,是一个女孩从孤儿到人才的成长轨迹。你觉得这样的故事还有现实意义吗?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还能找到这样纯真的友谊吗?

0 阅读:0
熹然说历史

熹然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