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拿汉字申遗?声称是祖先发明的!中国人还没急韩国人先坐不住。 汉字的根儿在哪儿?得从商朝的甲骨文说起,河南安阳殷墟挖出来的甲骨文,距今三千五百多年,字形、语法、词汇都成体系,是中国最早的成熟文字。 国家博物馆里那些龟壳和牛骨,刻的字清清楚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认甲骨文是人类最早的系统文字之一。 从甲骨文到金文、小篆,再到隶书、楷书,汉字的演变全在中国土地上,没半点外来的影子,东夷族是古代中国东部的一个民族群,住在山东一带他们的文化是中华文明的一部分,早就融进中华民族的血脉里,说东夷族发明汉字还传到中原纯属没凭没据。 韩国有些人怎么会有这种想法?他们常提到东夷族,说是汉字的源头,甚至连孔子都被拉出来当“东夷后裔”,这种说法多半来自个别学者的片面解读。 韩国有人2011年接受采访时提过类似观点,但韩国主流学术圈压根不认这套,中国学者的研究,王玉哲的书里讲得明白东夷是华夏人对东方民族的统称,他们的贡献是中华文明融合的结果,不是韩国祖先的专属。 人民日报当年也发文驳过这事:东夷的地域在中国,文化也是中国的一部分,硬把东夷跟现代韩国画等号,太牵强了。 汉字是公元前2世纪通过汉朝传到朝鲜半岛的,像高句丽、百济、新罗的文献,全是用汉字写的,《三国史记》残篇、百济的碑文,哪一个不是汉字?说明汉字是外来的,不是他们自己发明的。 韩国15世纪创了谚文,也就是现在的韩文,用来补汉字的不足,但直到20世纪,官方文件和文学还得靠汉字。 韩国博物馆的记录里,也没提过政府要申遗汉字的事,他们申遗的多是本土的东西,江陵端午祭、韩医的《东医宝鉴》,这些虽受中国影响但有自己的特色。 为啥会有这种争议?韩国近代经历过殖民和冷战,民族主义情绪高,有些人想通过夸大祖先的贡献来提振文化自信,可东亚文化是共通的,汉字影响了中国、日本、韩国、越南,形成了汉字文化圈。 申遗汉字的说法站不住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讲得很清楚,遗产得有本土性和连续性,汉字的根在中国,2009年甲骨文就进了世界记忆名录,国际上都认这是中华文明的象征,韩国真要申遗,也只能是他们用汉字的传统,汉字教育不是发明权。 2007年还有传言说韩国某教授要申遗汉字,后来韩联社澄清,根本没这人,政府也没这计划,纯属谣言。 汉字是咱们的文化命脉,从甲骨文的占卜到唐诗宋词,再到今天全球用的汉语,承载了五千年文明,韩国朋友想探讨东亚文化,可以多聊合作别老盯着“抢”源头。 中韩文化交流得基于事实,像端午节申遗那会儿,中国及时申了自己的端午习俗,才没让误会闹大。 汉字这事也一样,建议咱们多推汉字相关的申遗项目,比如书法或者汉字教育,用事实说话。 文化遗产是全人类的,汉字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咱们有责任守好它,希望能多点理性对话,维护汉字文化圈的和谐,让这份财富好好传下去。 参考资料:环球网-又出谬论!韩作家上节目称“汉字由韩国人创造”,韩网民:看得我尴尬
韩国拿汉字申遗?声称是祖先发明的!中国人还没急韩国人先坐不住。 汉字的根儿在
小加娱的史书
2025-08-29 15:22:05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