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8年,一女子结婚6年不能生育,被丈夫赶出家门。后来,幸运之神眷顾她,她被一名年轻军官看上。她拒绝道:“我不能嫁给你,我不会生孩子。”军官说啥也要娶她。岂料,婚后不久她就怀孕了,还生养了11个孩子。 莫秀英这辈子,早年日子过得真够苦的。她1900年出生在广东高州分界镇芝良坡村,家里穷得叮当响,父母是普通农民,兄弟姐妹一大堆。她排行老五,人称莫五姑。小时候就被寄养在外祖母家,那地方是电白,生活条件也不咋地。外祖母看她聪明,就让她学唱粤曲,这在当时算是一门手艺,能养活自己。莫秀英嗓子好,很快就掌握了演唱古本小说和弹奏古今曲目的技巧,十二岁开始在戏班登台挣钱。这些钱大部分寄回家补贴家用,你想想,一个小姑娘这么早就要扛起责任,日子多不容易。十四岁那年,家人给她安排了婚事,对方是当地富商。她嫁过去后,每天操持家务,但婆婆总挑刺,丈夫也渐渐不满。六年下来,她没怀上孩子,这在旧社会是大忌。1918年,丈夫直接把她赶出门,理由就是不能生儿子。别人以为她会流落街头,谁知她靠着以前的唱戏本事,重回戏班自食其力。这段经历让她对婚姻没了信心,决定不再嫁人。话说回来,这也让她更独立,明白靠自己才能过日子。 命运这东西,说变就变。莫秀英被休后,继续唱戏维持生计。那年头,戏班生活虽苦,但总比在婆家受气强。她没想到,会遇到陈济棠。这家伙1890年生在广东防城一个耕读家庭,早年读过书,还考过乡试第三名。但他看不惯清政府腐败,弃笔从戎,进了军校。辛亥革命后,他从排长干起,辗转在各种部队,1917年左右在桂军林虎部当连长,正好驻扎高州附近。一次机缘,他听莫秀英唱戏,就被吸引了。陈济棠性子直,喜欢就追,两人很快就熟络起来。莫秀英起初拒绝,因为她有前车之鉴,还告诉他自己不会生孩子。陈济棠不在乎,坚持要娶她。两人结为夫妇,莫秀英先做妾,后来扶正。婚后没多久,她居然怀孕了,这让她自己都吃惊。原来问题不在她身上,而是前夫那边。孩子一个接一个来,总共11个,7男4女。陈济棠的事业也起步了,从营长升到团长、旅长,1926年当师长,1928年升军长。这段婚姻不光给了莫秀英家庭,还让她有机会参与更大的事。陈济棠主政广东后,她帮着出主意,广辟财路,投资置业,支持兴办实业。你知道吗,这对夫妻的结合,改变了广东不少人的生活。 陈济棠掌控广东军政大权时,莫秀英没闲着。她利用地位帮丈夫稳固基础,还鼓励他办实事。广东三年施政计划就是那时推的,建了海珠桥、中山纪念堂、中山大学,修了公路,开通航空公司,广州人口涨到上百万,成了南中国的大都市。莫秀英亲自监督不少工程,像医院、学校、港口码头,她在海南建的秀英码头,到现在还用着。抗战初期,他们避居香港,她劝陈济棠别被日伪利诱当汉奸,这点挺关键,避免了他走弯路。陈济棠后来去重庆,她带全家回乡,时时赈灾济民。1942年高州大旱,她把家里的三千多石粮食分给灾民,这举动让当地人感激不尽。她还独资建祖祠,办学校,改善医疗。广南医院就是她推动的,开办头三年免费服务贫民,经费从市场租金和田租来。莫秀英不光是官太太,她被叫广东之母,是因为这些实打实的贡献。孩子们长大后,也成才了,比如第十子陈树柏后来在美国当教授,1980年回国探亲还见邓小平。夫妻俩的感情稳固,相互扶持,过了一辈子。 莫秀英的贡献不限于家庭,她在社会上影响力大。陈济棠1936年两广事变失败后,出走香港,她跟着稳住局面。抗战胜利后,她病重去广州就医,1947年47岁时在梅花村逝世,陈济棠把她葬在湛江湖光岩,还写诗悼念。陈济棠继续从政,1940年当农林部长,1949年去海南任行政长官,1950年移居台湾,当总统府资政。1954年他脑血管病发去世,享年64岁,后来骨骸迁回与莫秀英合葬。他们的子女散布各地,陈树柏在硅谷办大学,陈树杰在香港做饮食集团,其他孩子也各有成就。莫秀英从弃妇到广东之母,这转变靠的是智慧和坚持。她没文化背景,却懂民生,劝丈夫重视教育医疗,避免了军阀常见的贪腐形象。陈济棠主政八年,广东经济文化进步大,这里面有她的功劳。想想看,一个女人在乱世怎么影响大局?就是通过这些点滴行动。 晚年,莫秀英去世后,陈济棠悲痛,继续在台湾生活。他们的后代成就高,证明教育重要。话说回来,这故事告诉我们,婚姻和命运不是天注定,得靠自己把握。莫秀英没怨天尤人,而是积极改变,这点值得学。陈济棠的军政生涯虽有争议,如允许烟赌补军费,但他在广东的建设实绩摆在那。两人的人生,接地气又深刻,乱世中求生存,还不忘民生。
1929年,前妻去世不久,朱自清就对齐白石的弟子陈竹隐一见钟情,没想到陈竹隐不介
【1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