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底决裂。当地时间8月29日,伊朗外交部长阿拉格齐主动向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致信,明确释放关键信号:伊朗愿意推动达成一份能切实保障本国人民利益的新核协议,在核问题上既坚守原则底线,又展现出灵活协商的态度。 他在信中着重强调,任何新协议都必须严格遵循《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规定,同时绝不能忽视制裁对伊朗民生造成的严重冲击——这既是伊朗的核心诉求,也是其谈判的重要前提。 几乎同一时间,美国方面也传来积极回应。美国国务卿鲁比奥于8月29日发表公开声明,表示美国愿意放下此前的对立姿态,与伊朗开展直接对话,为解决核问题分歧搭建沟通桥梁。 表面上看,美伊双方此次表态罕见同步,似乎为停滞已久的核谈判注入了一剂强心针,营造出难得的向好氛围。 但实际上,这背后依然暗藏汹涌,双方过往的矛盾纠葛早已埋下重重隐患。 回溯2018年,美国不顾国际社会反对,单方面退出伊朗核协议,特朗普政府时期的美伊关系更是急转直下,从原本的有限合作彻底走向剑拔弩张,围绕核问题的谈判也自此陷入僵局,多年来毫无进展。 更令局势雪上加霜的是,此前特朗普与以色列联手对伊朗核设施发起打击,伊朗见状立刻采取反制措施:一方面宣布暂停与美国的所有谈判。 另一方面果断驱逐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相关人员,彻底中断合作。至此,美伊核谈判彻底跌入谷底,陷入难以扭转的僵局。 如今,双方突然相继表达重启谈判的意愿,这一转变确实令人眼前一亮,也让外界看到了打破僵局的一丝希望。但仔细分析便会发现,这更像是双方各退一步、释放善意的姿态性表态,实际分歧并未缩小。 伊朗的立场十分明确:始终不愿完全放弃民用核计划,这是其维护国家能源安全与科技发展的重要权益,绝不会轻易妥协。 而美国这边,受特朗普时期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深厚私交的影响,至今仍坚持强硬立场,要求伊朗彻底放弃核计划,同时实现去导化(放弃发展弹道导弹),否则便会继续加码制裁,绝不松口。 更让伊朗雪上加霜的是,近日英国、德国、法国也选择紧跟美国脚步,宣布将重启原定10月份施行的对伊制裁方案。 原本伊朗还抱有一丝期待:即便核设施遭受打击,西方或许会因此解除部分制裁,缓解民生压力,如今这一希望也彻底落空。 如此一来,双方的核心诉求完全背道而驰:伊朗想保民用核、解制裁,美国及欧洲盟友则要去核、去导、续制裁。 即便坐下来对话,若双方都不愿在关键问题上让步,恐怕也只是“各说各话”,难以触及根本问题,达成实质性协议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尽管如此,国际社会仍普遍抱有期待,希望美伊双方能以大局为重,通过耐心的外交协商妥善化解分歧,避免局势再次升级,共同维护中东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但从目前双方的立场和过往的纠葛来看,这一目标想要实现,恐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短期内几乎难以达成。 由此可见,双方之间的关系以及核问题会谈,表明都释放出积极信号,但几乎还是在彻底决裂之中。你们怎么看?伊朗停火条件 伊朗外交大转向 伊朗核协议 伊朗外交 俄罗斯伊朗协议 伊朗会议 伊朗领袖交权
就在刚刚英法德同时宣布8月28日,德国、法国、英国在联合国安理会同时
【8评论】【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