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中国人,一个不留”,1991年索马里恐怖分子头目带大批恐怖分子闯入中国援助

蕊蕊聊过去 2025-08-31 13:24:34

“所有中国人,一个不留”,1991年索马里恐怖分子头目带大批恐怖分子闯入中国援助医疗队驻地。准备血洗中国人的驻地。事发紧急,根本来不及反应,有没有人救援也不可知,这一刻他们除了自救别无他法,但恐怖分子的枪已经抵在了医疗队成员的头上,生死就在一瞬间。 在漆黑的索马里夜色中,武装分子围住中国医疗队驻地,高喊“所有中国人,一个不留”。枪口抵在头上,生死悬于一线,谁能打破这绝望局面? 索马里那个地方,本来就乱,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内部矛盾越积越深,到1990年底,政府军和反对派打得不可开交,首都摩加迪沙到处是枪炮声,平民日子过得苦哈哈的。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老朋友,早几年就派医疗队过去帮忙,给当地人看病治伤,体现我们的国际主义精神。这些医疗队员远离家乡,在简陋的条件下干活,帮索马里人对付疟疾、营养不良啥的。同时,还有大使馆工作人员和工程专家在那儿搞农业合作项目,推动两国友好往来。 没想到1991年1月初,局势突然恶化成全面内战,各派武装抢地盘,外国援助机构成了靶子。武装分子视中国人这样的外国人是威胁,常以抢物资为名下手。那天,武装分子头目带着一大帮人闯进医疗队驻地,高喊“所有中国人,一个不留”,准备血洗整个地方。事发太急,医疗队员来不及反应,外部救援也不知道能不能来,他们只能靠自己,但枪已经顶在头上,生死就那一瞬。 医疗队驻地在郊区,四周有铁丝网围着,里面存着药品设备,正好是武装分子眼红的东西。他们冲进来后,到处搜查抢劫,把仓库里的东西洗劫一空。值班医生想阻拦,结果被打伤,鲜血直流。其他队员被逼到墙角,女医生躲在储藏室,外面脚步乱响。整个驻地乱成一锅粥,药品瓶子碎了一地,设备砸坏不少。 一名年轻医生趁乱溜出去,跑到大使馆报告情况。大使馆赶紧联系国内,商量对策。这时,使馆里一个叫王粤的中年人站出来,他以前是军人,转业后在经参处当秘书,有军事经验。他说自己去救援,大家看他眼神坚定,就同意了。王粤带上几个人,开车往医疗队方向赶,路上遇到哨卡,出示证件才通过。还巧遇政府军小队,他们同意一起去帮忙。 到驻地附近,王粤他们观察情况,看到武装分子还在里面活动。就从侧面接近,开火压制。武装分子见有政府军介入,慌了神,扔下东西逃跑。整个过程没多久,王粤他们就把医疗队员救出来,虽然大家受了惊,但没人有大碍。仓库毁了,但人安全转移。 第二天,情报说南部农场有中国专家被困,四百多公里外。王粤又主动请缨,带队过去。路上过小镇时,遇武装分子设伏,他们开车冲过去,突破包围。到农场后,把专家护送出来,大家见到祖国来人,都很激动。 武装分子还不死心,传出要攻大使馆的消息。王粤制定计划,分兵三路包围他们。夜里突袭,打得武装分子措手不及,最后败退。王粤确认安全后,大家松了口气。 通过这些努力,中国成功撤离244名同胞,包括使馆人员、医疗队和专家,无一损失。这体现了国家对海外公民的保护,祖国就是坚强后盾。王粤的勇敢事迹,后来得到表彰,他用实际行动守护了大家。   这件事发生在1991年1月,那时候索马里内战刚升级,中国政府迅速响应,通过外交渠道协调,确保人员安全。撤离用时不长,但过程惊险,靠的是集体智慧和个人担当。 回顾起来,这不光是救人那么简单,还反映出中国在国际援助中的责任感。我们派医疗队去帮别人,就是践行和平发展理念,不搞霸权,不干涉内政。索马里乱局中,中国人没慌乱,互帮互助,体现了民族精神。 后来,中国继续支持索马里和平进程,从经济到医疗,没断过援助。1991年后,索马里局势虽反复,但中国始终坚持友好合作,推动“一带一路”框架下项目,帮助当地重建。

0 阅读:1
蕊蕊聊过去

蕊蕊聊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