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月,黄埔军校校长关麟征去看望被软禁的国军上将卫立煌,遭到门口宪兵阻拦后,关麟征气得将中将肩章扔在地上,骂道:“凭这个都进不了门,我也不要了!” 1949年1月的南京,国民党政权摇摇欲坠,某日,黄埔军校校长关麟征中将前往探望被软禁的国军上将卫立煌。 当他到达卫立煌的公馆时,被门口的宪兵拦下。尽管关麟征表明身份并出示证件,宪兵仍然拒绝让他进入。 面对这种阻拦,关麟征情绪激动,当场摘下自己的中将军衔肩章,狠狠扔在地上,愤然说道:“凭这个都进不了门,我也不要了!”这一幕显示了他对战友的情谊以及对当时局势的不满。 关麟征是陕西户县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生,他历任师长、军长、集团军总司令,被称为“关铁拳”,是抗日战场上的一员骁将。 卫立煌则是国军著名将领,五虎上将之一,抗战期间曾担任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尽管不是黄埔系出身,但他与众多黄埔将领并肩作战多年,共同抗击日寇。 两位将军在抗日战争期间都曾率部与日军激战,有着深厚的战友情谊,关麟征此次冒险探访,也正是出于这种战友之间的关心与挂念。 1949年1月,国民党政权已处于崩溃边缘,蒋介石下野,李宗仁代总统寻求与中共谈判,但大局已难以挽回。 在这样的背景下,卫立煌因与蒋介石的矛盾而被软禁于南京公馆,事实上,他并非唯一遭到软禁的将领,许多对蒋介石不满或者被认为有“异心”的将领都受到了严密监视。 关麟征当时担任黄埔军校校长,已经是军中高位。但他仍然无法突破当局对卫立煌的封锁,这反映了当时国民党内部互相猜疑、人人自危的紧张气氛。 关麟征此次探访受挫后不久,卫立煌在春节期间趁守卫松懈成功逃脱,先是前往上海,随后转道香港。 而关麟征也在国民党失败后选择了退隐香港,深居简出。他拒绝了多次赴台邀请,甚至蒋介石病故后前往吊唁仍坚持返回香港。 两位将军的不同选择却有着相同的初衷:保持军人的尊严与气节。关麟征怒扔肩章的那一刻,已经预示了他不会随波逐流的决心。 关麟征最终没有进入卫公馆,但他扔肩章的举动已经表明了一位军人的气节与尊严。 不到一个月后,卫立煌趁春节守备松懈逃离南京,经上海转赴香港,避免了前往台湾的命运。 关麟征后来也选择隐居香港,未随蒋介石赴台,1975年,他曾赴台吊唁蒋介石,但最终仍返回香港,1980年病逝于香港伊利莎白医院。 那枚被扔在地上的中将肩章,不仅仅是一个军衔标志,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见证了英雄末路时的无奈与抉择。 主要信源:(陕甘宁边区红色记忆多媒体资料库——回忆卫立煌先生)
1949年1月,黄埔军校校长关麟征去看望被软禁的国军上将卫立煌,遭到门口宪兵阻拦
小张主张
2025-09-01 15:57:29
0
阅读:1473
关师傅
关将军打鬼子,几乎打满全场[点赞][点赞][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