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茅盾望着身材丰腴妩媚妖娆的秦德君,当即想要一亲芳泽,没想到秦德君气吐如兰,软声细语在他的耳边说了一句话,我要你离婚! 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一艘轮船从上海驶向日本,船上两个革命青年相遇。茅盾注视秦德君的身影,心生亲近念头,她却直言要他离婚。这句话如惊涛骇浪,开启一段情感纠葛,背后是家庭、社会和革命理想的拉扯,结局如何?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国革命浪潮汹涌,很多知识分子为避开国民党追捕,选择出国暂居。茅盾那时已是中国共产党党员,早年投身新文学运动,创办文学研究会,推动现实主义创作。1928年夏,他因国内形势紧迫,决定去日本避难,继续写作。秦德君是重庆忠县人,彝族出身,早年响应五四运动,组织学生联合会,发表文章呼吁女子参政,后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北伐战争中受伤。她本计划去苏联留学,但朋友陈望道建议先去日本,那里能申请留学生津贴。两人就这样乘同一艘船出发。船上乘客不多,他们因共同的文学兴趣和革命追求,很快熟识起来。茅盾谈起国内文坛动态,秦德君分享她在西安妇女协会的工作经历。两人背景相似,都经历过包办婚姻的苦楚。茅盾的妻子孔德沚是祖父辈订的娃娃亲,她起初不识字,后来在茅盾母亲陈爱珠教导下,学习文化,参加革命活动,也加入中国共产党。秦德君有过两段不幸婚姻,第一段是15岁时被穆济波奸污后被迫结婚,生两子后分开;第二段与刘伯坚有感情,但因对方未婚妻以死相逼而结束。这些经历让秦德君对婚姻格外谨慎。 航行途中,茅盾望着秦德君丰满的身材,妩媚的风姿,心生爱慕,想要亲近。她察觉后,转身凑近,低声说:“我要你离婚。”这句话直击要害,茅盾已婚身份成了障碍,但他许下初步承诺,说会考虑。这话让两人关系明朗化。抵达日本后,他们在东京租房同居,茅盾化名方保宗,秦德君化名徐舫。茅盾专注创作,完成小说《虹》,秦德君提供灵感,讲述朋友胡兰畦的故事,帮助他调整情节。她还帮他打理生活,鼓励他走出情绪低谷。两人常讨论文学,茅盾称她为“北欧命运女神”。日本宪兵查证件时,曾误认他们为夫妻,茅盾用英语确认,这件事让关系更公开。 1929年,秦德君怀孕,她期待孩子降生,但茅盾担心名分问题,说孩子不能生在没有合法身份的家庭里。她听从,回上海找叶圣陶预支茅盾稿费,到日籍医生处做流产。手术后她身体虚弱,但很快返回日本。茅盾当时表示会离婚娶她。几个月后,她再次怀孕,情况类似,茅盾又以相同理由劝说,她第二次流产。这两次经历对她身心打击大,但她仍相信他的话。两人约定四年期限,茅盾说用四年攒2000元离婚费,然后正式结婚,还拍合影作为信物。回国后,他们暂住杨贤江家,但茅盾母亲陈爱珠坚决反对。她是传统女性,含辛茹苦养大儿子,认为糟糠之妻不下堂,还联合媳妇孔德沚,停止寄稿费,阻挠离婚资金到位。茅盾在压力下退缩,承诺落空。 秦德君等得心力交瘁,一次在上海寓所吞下200片安眠药自杀,幸被送往红十字医院抢救脱险。醒来后,她写信给茅盾,希望挽回,他却撕毁信件,不再回应,转而回归家庭,与孔德沚和子女团聚。孔德沚那时文化素养已提升,继续从事革命工作。茅盾专注文学事业,1930年后加入左联,推动无产阶级文学。秦德君回重庆,靠亲友过活,后嫁王心卫,帮助红军通过酉秀地区。她继续革命,1931年任国民革命军第21军司令部参议官。新中国成立后,她任教育部参事、政协委员,一生经历五段婚姻,都不顺利。 晚年,茅盾写回忆录《我走过的道路》,指示儿子韦韬删除与秦德君相关内容,仅提在日本养病。这反映出他对个人情感的谨慎处理,作为革命文学家,他注重维护形象,避免伦理争议。1985年,秦德君在香港《广角镜》发表《我与茅盾的一段情》,披露这段往事,引发社会关注。公众审视茅盾道德层面,但认可他的文学贡献,如《子夜》、《蚀》等推动中国现代文学。她晚年出版自传《火凤凰——秦德君和她的一个世纪》,直言为说出事实,不后悔曝光。秦德君1999年去世,享年94岁。这段故事显示,在革命年代,个人情感常受家庭和社会制约,但革命理想始终是主流。 这段情感纠葛虽曲折,但两人都在革命道路上坚持前行。茅盾成为中国文联主席,秦德君投身妇女工作,推动男女平等。历史告诉我们,个人生活需服务大局,家庭责任与革命事业并重。这事放在今天,也提醒大家,感情要讲诚信,婚姻要负责任。
1928年,茅盾望着身材丰腴妩媚妖娆的秦德君,当即想要一亲芳泽,没想到秦德君气吐
蕊蕊聊过去
2025-09-03 13:31:53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