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来中国第三天,中俄蒙三国领导人签了一份重要的天然气管道协议,这条谈了十年的能

要相信光 2025-09-03 14:41:02

普京来中国第三天,中俄蒙三国领导人签了一份重要的天然气管道协议,这条谈了十年的能源大项目终于定下来了,标志着中俄关系达到新高度。   “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道项目终于敲定了,9月2日上午,中俄蒙三国在北京签署了修建这条管道的备忘录,以后每年能向中国输送500亿立方米天然气,这个量比之前欧洲最重要的天然气管道输气量还要大。   这条管道从俄罗斯出发,经过蒙古,最后到达中国新疆,全长2600公里。   普京这趟来中国收获很大,俄罗斯最需要的是能源出口新渠道,俄乌冲突后,欧洲大量减少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让俄罗斯经济压力很大。   中国则进一步优化了能源进口渠道,减少对海上运输和中亚管道的依赖,这条管道将成为中国能源安全的“新保障”。   蒙古国也从中受益,不仅能收取过路费(这笔钱相当于其GDP的2%-3%),还能获得稳定的天然气供应来发展经济。   “西伯利亚力量2号”的谈判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虽然签了备忘录,但最关键的问题还没完全解决:价格。   俄罗斯希望按欧洲市场价格来定价,而中国坚持按亚洲市场价格结算,中国在谈判中很有策略,始终掌握着主动权。   中国已做好充分准备,一方面规划了从俄罗斯直通新疆的新管道,另一方面也着手扩建现有输气系统,这种双重保障增强了中国在能源谈判中的主动权。

中俄正在推进"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道项目,同时提升现有管道输气能力:俄罗斯天然气公司与中国企业达成协议,将主要管道年供气量从380亿立方米增加到440亿立方米,东北方向管道输气量也从100亿立方米提高到120亿立方米。

双方合作还扩展到太空探索、人工智能、农业、医疗、科研教育及媒体等近十个领域,签署了20余项协议,为促进民间交流,中国决定自2025年9月起对俄罗斯普通护照持有人实行一年免签政策。

西伯利亚力量2号"建成后年输气量将达欧洲当前消费量的15%,这条横跨欧亚的能源大动脉将削弱欧美在国际能源定价中的主导地位。   哈萨克斯坦、伊朗等国也表示想参与进来,未来可能形成从北极到中亚的“超级能源通道”,这种变化将深刻影响世界能源格局。   这次中俄合作的范围和深度确实令人印象深刻,22项合作协议涵盖了从能源到人文的各个领域,特别是“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项目,其意义远远超出了商业合作。   这条管道的地理战略价值在于:它使中俄能源合作从“单点连接”变成了“多点成网”,既加强了中国能源安全,又帮助俄罗斯减轻了西方制裁带来的经济压力。   中国在谈判中表现出了成熟的外交智慧,一方面积极推进合作,另一方面坚持自身利益,准备了备用方案,这种既合作又保持战略定力的做法值得肯定。   中俄增加使用本币结算,是对美元霸权的重要挑战,世界多极化正在加速,未来可能会有更多国家尝试用本国货币进行能源贸易。   这条管道也将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特别是为蒙古提供了重要发展机遇,关键是三方要坚持互利共赢,确保项目真正惠及所有参与国的人民。   此次合作表明:国家间关系不是非赢即输,通过平等互利合作,可以实现多方共赢,这是对西方“你死我活”旧思维的最好回应。

0 阅读:44
要相信光

要相信光

每天给大家分享精彩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