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11月,刘湘因吐血不止离开前线去汉口住院,川军将领唐式遵趁机交好蒋介石,夺取了兵权。刘湘吃惊的说:“唐式遵与我情同手足,要当总司令说一声就行,何必来这一套。” 唐式遵和刘湘是老乡,又是四川陆军速成学堂的同学,在校期间两人私交很好。 在刘湘由小军阀往“四川王”发展的过程中,唐式遵作为他的左膀右臂,出力颇多。 刘湘在先后击败杨森、刘文辉等军阀,如愿出任四川省主席后,任命唐式遵为21军军长。21军是刘湘的起家部队,是“速成系”的头号主力,由此也可以看出刘湘对唐式遵的信任。 刘湘常对身边的幕僚说:“子晋(唐式遵的字)是我过命的兄弟,有他在,我夜里睡觉都踏实。” 可这份看似牢不可破的 “兄弟情”,却在全面抗战爆发后,悄然出现了裂痕。 刘湘被军委会任命为第七战区司令长官兼23集团军总司令,率领川军出川抗日。 刘湘身体不好,在前线指挥作战时大口吐血不止,被送去汉口医院治疗。刘湘住院后,23集团军的指挥权,落到了时任集团军副总司令唐式遵的手上。 1937年11月,日军猛攻太湖南岸的广德、泗安,这里是拱卫南京的重要防线,负责防守的是川军145师,师长饶国华带着全师官兵在广德城外的山丘上构筑工事,与日军展开殊死搏斗。 激战三天后,145师伤亡大半,弹药也快耗尽了,饶国华多次发电报给唐式遵,请求增援, 可唐式遵却始终没有回应,因为他的亲信团长刘儒斋在战斗中擅自撤退,导致防线出现了一个大缺口。 唐式遵怕这事被军委会追究,竟想让饶国华 “背黑锅”,故意不派援兵,等着饶国华战败后,把责任都推到他身上。 最终,饶国华和几百残部被日军团团围住,弹尽粮绝。饶国华不愿意当俘虏,举枪自杀。 可让人寒心的是,唐式遵不仅没追究刘儒斋擅自撤退的罪责,反而给老蒋写了一份 “战功报告”,谎称刘儒斋 “在突围中重创日军,立下大功”,还请求把刘儒斋提拔为旅长。 这事在川军内部传开后,大家都气愤不已,私下里都骂唐式遵 “冷血无情”。 一直想把川军纳入自己掌控的老蒋,其实早就盯上了唐式遵。 老蒋对刘湘一直心存忌惮,当唐式遵私下派人给老蒋送密信,还打小报告说 “潘文华(刘湘的另一心腹)作战不力,擅自放弃广德、泗安,导致防线崩溃” 时,老蒋立刻意识到,机会来了。 老蒋以刘湘病重无力指挥部队为由,以军委会的名义发布命令:免去刘湘第23集团军总司令的兼职,由唐式遵接任总司令。 消息传到汉口万国医院时,刘湘对着守在身边的幕僚苦笑着说:“我跟子晋认识二十多年了,什么苦没一起吃过?他要是想当总司令,跟我说一声就行,我还能不给他吗?何必用这种背后捅刀子的法子。” 说到这里,刘湘剧烈地咳嗽起来,在场的幕僚们看着他这副模样,都心里不是滋味,因为刘湘住院后,还特意交代说:“前线的事多听子晋的,别让他为难。” 可谁能想到,刘湘这份信任换来的,竟然是背叛。 1938年1月20日凌晨,刘湘在汉口万国医院病逝。刘湘死后,老蒋立刻宣布撤销第七战区,还任命自己的心腹、结义兄弟张群为四川省主席。 老蒋的这个决定,激怒了川军将领们。川军元老王陵基公开骂道:“张群要是敢来上任,我就架机枪对付他。” 潘文华、邓锡侯等川军将领,也纷纷出言支持王陵基。 无奈之下,老蒋打算让唐式遵当四川省主席,放出风后,发现川军将领们的反应更大。权衡之下,老蒋又让川军元老王缵绪代理四川省主席。 王缵绪也不能服众,当了一段时间后,无力驾驭局面,被老蒋改任为二十九集团军总司令,派去第九战区。 老蒋一气之下,自己兼任四川省主席。“委员长"当了省主席,川军将领们也就不好再说什么后。老蒋兼任了一年多后,见时机成熟,又任命张群为省主席,这次,川军将领们倒也再未有多大反对。 唐式遵投靠老蒋后,受到川军将领的排斥,处境显得很是尴尬,老蒋为了安抚他,给了他“中将加上将衔”的待遇。 抗战胜利后,老蒋认为唐式遵 “镇不住川军”,就把他调去武汉当行营副主任,这是一个有职无权的闲职。 到了1949年,唐式遵被老蒋委任为西南军政副长官,四川解放后,唐式遵逃到西昌,又被任命为四川省主席。 解放军进攻西昌时,唐式遵在逃跑时被击毙,他也成为整个解放战争中,国民党军被击毙的将领中,军阶最高的一人。
1975年,蒋刚咽气,比蒋经国只大12岁的宋美龄就想独揽大权,没想到,一向憨厚的
【1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