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金庸在家中设宴招待聂卫平。席间保姆端来十五只大闸蟹,聂卫平大快朵颐,

自由的吹海风 2025-09-04 07:20:17

1983年,金庸在家中设宴招待聂卫平。席间保姆端来十五只大闸蟹,聂卫平大快朵颐,一口气吃下了十三只。待他告辞离去,金庸顿时脸色一沉,当即辞退了家中的保姆。 1983年的香港,金庸寓所的灯光亮到深夜。这位60岁的武侠泰斗正宴请一位特殊客人——32岁的围棋国手聂卫平。餐桌上摆着15只阳澄湖大闸蟹,每只足有半斤重,蒸汽裹着鲜香弥漫整个客厅。 聂卫平刚结束一场中日围棋擂台赛,带着满身疲惫跨进金庸家门。金庸迎上来时竟用了“师父”称呼,惊得聂卫平连连摆手:“您长我二十八岁,这怎么敢当?”但金庸执意如此——他痴迷围棋多年,早在《天龙八部》里就写过虚竹破珍珑棋局的桥段,如今见到真人国手,恨不得当场拜师。 那盘大闸蟹成了宴席焦点。聂卫平后来回忆说,当时饿得“能吞下一头牛”,见到最爱的大闸蟹更是眼睛发直。他先客气地吃了两只,发现金庸自己只慢慢啜着黄酒,便放开手脚大快朵颐。蟹壳在餐桌上很快堆成小山,十三只螃蟹下肚时,在场所有人都悄悄放下了筷子。 保姆小李的眉头就是这时候皱起来的。她在金家工作了七年,见过邵逸夫、倪匡这些文化名流,从没见过哪位客人把蟹肉吃得溅到桌布上。当她第三次拿来热毛巾时,忍不住朝聂卫平的方向撇了撇嘴。 这个瞬间被金庸捕捉到了。他当时正举着酒杯说“聂师父擂台赛十一连胜,是为国争光”,转头看见保姆的表情,脸色顿时沉了下来。 宴席散后的事像个武侠片段。金庸把小李叫到书房,递过信封时话说得极重:“聂先生吃相再不雅,也是我三请四请才请来的贵人。你露了鄙夷之色,比当面骂我还严重。”保姆哭着解释自己只是心疼新换的苏绣桌布,金庸却摇头:“你看轻的不是桌布,是英雄本色。” 后来有人分析,金庸的发怒藏着更深层的江湖逻辑。那年聂卫平刚打败日本超一流棋手小林光一,被官方授予“棋圣”称号,港澳地区更是将他视作民族英雄。金庸书房里挂着“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条幅,最见不得势利眼。 但真相或许更简单——金庸当时正在构思《倚天屠龙记》里光明顶宴饮的章节,需要聂卫平帮忙设计围棋残局。两人在书房摆棋到凌晨,聂卫平随口提了句“黄梅僧骗段延庆的棋局可以加个倒脱靴变化”,金庸立刻掏出本子记下。这种痴劲上来,哪容得下半点对“师父”的不敬? 这场宴席改变了很多人命运。小李后来去了一家茶餐厅打工,总跟人念叨“文化人发脾气比黑社会还吓人”;聂卫平则成了金府常客,有次喝多了指着书房匾额说:“你写侠客行,我就是现实版石破天。”金庸听后大笑,真在后续作品里加了棋侠角色。 四十年后有人查证,当年被撤下的那桌苏绣桌布,其实早就被蟹钳划出了口子。金庸夫人朱玫后来透露:“查先生(金庸)是找个由头换保姆,那姑娘总偷喷他的古董墨水写字条。” 但世人更愿相信侠义版本——就像相信虚竹真能闭眼落子破珍珑,现实里的英雄,都该被敬重到蟹壳堆成山的程度。 【消息源自:《金庸与聂卫平的蟹宴往事》2018-11-26 《中国新闻周刊》】

0 阅读:352
自由的吹海风

自由的吹海风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