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做事”为桥,让双基与素养双向生长 发展核心素养的实践路径:把“学习”转化为“做事”,让学生在解决真实任务的过程中,既掌握双基,又生长素养。 一、学习的“活力”从何而来? 学生的学习本应是“生动活泼、主动且富有个性”的,但这种“主动思考”不是凭空产生的——背后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比如教“周长计算”时,不是直接讲公式,而是设计“为班级黑板报设计边框”的任务,让学生在“测量、裁剪、拼接”的过程中,自然去思考“边长怎么算、材料够不够”,主动走进“周长”的知识世界。 二、核心素养如何落地?“做事”是关键载体 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核心是让学生“在做事中解决问题,在做事中学会做事”。这里的“事情”,就是学习任务: - 它是探究的“载体”——比如“设计校园植物角的种植方案”,学生要运用“面积计算、数据统计”等双基知识; - 它是学习的“动力源”——真实的任务让学生觉得“这件事有意义”,愿意像“园艺师”一样去思考、行动; - 它是素养的“生长土壤”——在“规划种植区域、计算花草数量”的过程中,学生的“应用意识、推理能力”会自然发展。 三、“教”与“学”的双向奔赴:从“传递知识”到“设计任务” 从“教”到“学”的箭头,体现了教学的逻辑:教师通过“设计有价值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会思考、能做事”。这要求教师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任务设计师”: - 任务要“真实可感”,贴近学生生活(如“为运动会设计积分表”,比单纯做“统计练习题”更能激发兴趣); - 任务要“开放有层次”,给不同水平的学生思考空间(如“用多种方法测量教室高度”,鼓励学生尝试不同工具、思路); - 任务要“关联双基”,让学生在“做事”中自然巩固、深化知识技能(如“设计积分表”时,必然要用到“四则运算、表格制作”等双基)。 当“双基”的学习不再是孤立的“背公式、练计算”,而是和“解决真实问题、学会做事”融为一体时,学生学到的就不只是“知识技能”,更是“如何用知识技能解决问题”的素养,这才是数学教育的长远追求。
以“做事”为桥,让双基与素养双向生长 发展核心素养的实践路径:把“学习”转化为“
特级钱守旺云
2025-09-04 12:40:1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