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唐山大地震中,一座看守所被震塌,200多名囚犯从狱中跑了出来,可他们没有选择逃生,而是选择了救人,最终救出112条生命,直到最后,都没有一个人趁乱逃跑。 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河北唐山的夜空漆黑一片。人们还沉浸在睡梦之中,一声轰鸣却突然从大地深处传来,接着剧烈的震动如同猛兽般扑向整座城市。 瞬间,楼房塌陷,街道扭曲,钢筋混凝土在黑暗中发出刺耳的断裂声。唐山,这座有着百万人口的工业城市,在短短数十秒内化作一片废墟。 在唐山市郊的一座小型看守所内,200多名囚犯和看守人员同样经历了这恐怖的一刻。 原本厚实的围墙在地震中裂开巨缝,铁门轰然倒塌,牢房的顶棚塌下,压得人透不过气。哭喊、呻吟、砖瓦碎裂的声音混杂在一起,空气中弥漫着尘土和血腥味。 在最初的几秒钟里,不少囚犯本能地冲出了破损的牢房。他们浑身是土,衣衫破烂,眼睛里闪着混乱的光。 按常理来说,这是他们重获自由的最佳机会——高墙已倒,铁锁已断,只要转身就能逃进夜色之中,再也不会有人阻拦。 可就在混乱中,一个撕心裂肺的呼喊声刺破了夜空。那是被压在倒塌楼板下的看守,他拼尽全力呼救:“救命!有人吗?” 一名年近四十的囚犯李某,原本已经跨出了监区的大门口,听到呼救后停下了脚步。 他回头望了一眼,看见几名狱警被瓦砾埋住,鲜血顺着额头流淌。刹那间,他心头一颤,双腿似乎被钉在了地上。他咬紧牙关,转身冲了回去。 “老王,快过来帮把手!”李某大喊着,另一名囚犯王某愣了一下,也随即折返。他们合力搬开一块巨大的砖石,才把一名奄奄一息的看守拖了出来。 那一刻,其他正准备逃跑的囚犯,也停下了脚步,眼神里闪烁着复杂的光。 “兄弟们,别跑了!大家一起救人!”有人喊出这句话,仿佛一道号令。 于是,数十名囚犯重新聚拢在看守所废墟前,开始用血肉之躯进行救援。他们徒手搬石头,用肩膀顶木梁,指甲被磨断,手掌被割破,但没有一个人退缩。 有人在黑暗中点燃火把照明,有人撕下衣服包扎伤口。每当从废墟中拖出一个活人,他们便发出嘶哑却坚定的吼声。 很快,救援的范围扩展到周围的居民区。囚犯们顾不上自己是囚犯的身份,纷纷冲向倒塌的民房。 一个年轻囚犯赤手挖开砖瓦,把一名七八岁的小女孩从废墟中抱出来,女孩泪流满面地喊“叔叔”。 那一刻,这个囚犯的眼睛也湿润了,他只是轻轻说:“别怕,有我们在。” 在救援过程中,囚犯们与幸存的看守并肩作战,分不清彼此身份。他们组成小组,一组寻找呼救声,一组搬运伤员。 甚至有人冒着余震风险钻进摇摇欲坠的房屋,硬是拖出几名昏迷的老人。 当时唐山大地震余震不断,许多人惊恐不已,不敢靠近危险地带。但这些囚犯却一遍遍冲进废墟中,他们没有人趁乱逃走,反而成了最勇敢的救援者。 据幸存者回忆,当晚有一处民宅倒塌,里面压着一位孕妇。几个囚犯轮流用肩膀顶住横梁,硬是支撑了十几分钟,直到把孕妇救出来。 他们的肩膀被木头压得血肉模糊,却咬牙一句怨言都没说。 经过一夜奋战,200多名囚犯一共救出了112条生命——其中既有狱警,也有普通市民。人们难以想象,在那样的黑暗与混乱中,本可以选择逃亡的囚犯们,竟然自觉肩负起了救人的责任。 第二天清晨,唐山在余震中依旧一片狼藉,幸存者眼里满是绝望。可当他们看到一群衣衫褴褛的囚犯守在被救出的伤员身旁,不由得红了眼眶。有人哭着说:“他们才是真正的英雄!” 灾难过后,外界陆续得知了这段故事。许多人难以置信——在生命与自由的天平上,这群失去自由的人,竟然选择了留下,选择了付出。没有一个人利用混乱逃脱。
科学都无法解释!2008年,正在绵阳出差的叶志平,感受到剧烈摇晃的他疯了似的往学
【3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