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小时候生活过的供销社大院,如今人去楼空,杂草丛生,破败不堪,令人唏嘘不已。 以前每个公社都有一个供销社,为农民朋友服务,一些基本的日常用品和生产工具都可以在供销社买到。赶集的日子,附近的村民从四面八方涌入供销社,热闹非凡,营业员忙个不停。 在九十年代以前,供销社非常吃香,工资高,福利好,是别人羡慕的好单位。有的人转业不去派出所只想进供销社,还有人想方设法从学校、税务所调到供销社工作。因为以前物资紧缺,买什么东西都要排队,供销社的员工近水楼台先得月。 以前没有个体商店,小到日常生活的油盐酱醋,大到结婚必备的三大件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只能去供销社买,光有钱还不行,还要凭票买。我父亲在供销社工作了一辈子,在我记忆里他工作很忙,除了过年那几天关门休息,平常没有周日休息,职工轮休。 随着时代发展,供销社从繁荣走向没落,最终淡出人们视野。有些人以为供销社没有了,其实它一直在,省里有供销合作总社,县城里有供销合作联社,只是与普通人的生活没有什么交集。 如今,供销社大院里的老人都离世了或搬走了,儿时的伙伴也流落四方。院中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角角落落见证了我童年的快乐时光。
我不敢死。今天在父母坟前痛哭,为何我才50出头的年纪,就成了无父无母的孤儿
【4评论】【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