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美军神枪手在一次射击中成功击中一名志愿军战士,20多分钟后,志愿军战士的尸体竟然动了起来,吓得神枪手连忙补枪,但为时已晚,他突然悄无声息的倒在地上。 美军王牌狙击手艾克透过高倍瞄准镜,死死锁定对面志愿军阵地。 此时,他刚刚成功“击毙”了一名目标,然而二十分钟后,那具“尸体”竟诡异地动了起来。 艾克急忙补枪,却为时已晚。 而这场巅峰对决的另一位主角,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4军72师214团8连的狙击手,张桃芳。 这位来自江苏兴化的年轻战士,入伍仅两年,却在上甘岭淬炼成令敌人闻风丧胆的“冷枪英雄”。 他使用的并非先进武器,而是一支没有瞄准镜、弹仓容量仅五发的老旧莫辛-纳甘步枪,型号可追溯至1891年。 然而,正是这杆看似落伍的步枪,在他手中却焕发出惊人的威力。 张桃芳的狙击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初上597.9高地时,他的枪法并不出众。 在这片被鲜血浸透的土地,他深知精准的狙击对压制敌军、保存战友生命的重要性,于是日夜苦练。 不断在实战中总结经验,再加上天赋与努力,他进步神速。 1953年2月的一次统计中,他仅用9发子弹便击毙7名敌军,震惊全连。 一次考核中,他更以五枪击落五只飞鸟的绝技,赢得了老兵们的由衷敬佩。 很快,“张桃芳”这个名字,连同他那杆老枪,成了美军阵地上挥之不去的噩梦。 美军士兵惊恐地发现,上厕所都需提心吊胆。 对此,美军高层十分震怒。 为了拔掉这个眼中钉肉中刺,他们特意调来了王牌狙击手艾克上校。 艾克经验丰富,枪法如神,更配备了当时最先进的狙击步枪和高倍瞄准镜,他自信满满地抵达前线。 抵达后,他迅速研究了张桃芳的活动规律,最终将狙击阵地设在了能俯瞰597.9高地的一处绝佳位置。 1953年6月的一天清晨,张桃芳如往常一样,沿着交通壕向自己的狙击台移动。 就在他即将踏上狙击台前的开阔地时,一股危机感涌上心头! 他几乎是本能地低头,“嗖!”一颗子弹紧贴着他的头皮飞过。 他瞬间发现,自己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高手。 张桃芳匍匐回交通壕深处,对手的枪法精准、反应极快,且位置隐蔽。 他立刻意识到,这就是美军派来专门对付他的那个“死神”。 生死较量,就此拉开序幕。 为了探明对手位置,张桃芳取下军帽,用步枪顶出掩体,试图引诱对方开枪暴露。 然而,交通壕外一片寂静。 经验老道的艾克识破了这个诱敌伎俩,纹丝不动。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僵持对狙击手而言是巨大的消耗。 张桃芳明白,自己不能永远躲在壕沟里。 张桃芳看准时机,猛地从交通壕跃出,以最快的速度冲向数米外的狙击台掩体。 几乎在他暴露的瞬间,艾克的枪响了! 子弹追着他的脚步,在焦土上激起一串串烟尘。 张桃芳奋力一跃,摔进掩体。 他故意发出一声闷哼,身体瘫软不动,伪装成中弹倒地的假象。 艾克透过瞄准镜,清晰地看到目标跌入掩体后不再动弹。 依据他无数次狙杀的经验,目标很可能已被击中要害。 但他并未放松警惕,作为一名顶尖狙击手,他深知确认击杀的重要性。 他耐心等待,准备给任何异动以致命一击。 掩体内,张桃芳紧贴地面。 他知道对方十分老练,不敢有丝毫大意,连呼吸都压到最轻。 二十分钟在死寂中缓慢流淌,每一秒都是煎熬。 张桃芳的大脑飞速运转,回忆着刚才子弹射来的方向、角度,结合地形判断着艾克可能藏身的具体位置。 敌人,就在对面山头上几块不起眼的岩石后方。 突然,张桃芳动了! 他并非从射击孔探头,而是从掩体左侧探身举枪,朝着预判的方向迅速开火! 艾克果然被这突如其来的反击惊动,下意识地扣动扳机还击,子弹擦着张桃芳的掩体呼啸而过。 这一枪,彻底暴露了艾克的位置和射击节奏! 电光火石之间,张桃芳捕捉到了稍纵即逝的战机。 他不再犹豫,突然从掩体右侧完全跳出! 他赌的就是对手在刚才的惊扰和重新瞄准的瞬间迟滞。 他手中的莫辛-纳甘步枪早已指向目标,凭着无数次生死搏杀练就的肌肉记忆和超凡直觉,他几乎在身体拉出的同时就完成了瞄准与击发! 艾克透过瞄准镜,惊愕地看到那个“已死”的对手出现在意想不到的位置,他甚至能看清对方年轻而坚毅的脸庞。 他本能地想调转枪口,但一切都太晚了。 那颗子弹,早已精准地刺入艾克的身体。 这位纵横战场、收割无数生命的“死神”,最终倒在了上甘岭的焦土之上,倒在了那位使用老式步枪的中国狙击手枪下。 张桃芳迅速缩回掩体,确认安全后,才长长舒了一口气。 他并不知道自己击毙的是美军赫赫有名的王牌艾克上校,直到后来战报传来。 这场惊心动魄的巅峰对决,不仅终结了美军“死神”的神话,更将张桃芳的名字镌刻在世界狙击史的殿堂之上。 主要信源:(荔枝网新闻——【寻找最可爱的人】神枪手张桃芳与美军王牌狙击手对决瞬间)
美国的弹药储备,又捅出大篓子了!美利坚又麻了呀~头皮发麻的麻!美国问责局(GAO
【43评论】【2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