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的湟鱼泛滥成灾,为何无人敢吃?一位50多岁的老渔民告诉我:青海湖里有12.

再见了地球 2025-09-09 03:01:37

青海湖的湟鱼泛滥成灾,为何无人敢吃?一位50多岁的老渔民告诉我:青海湖里有12.03万吨湟鱼,随手就能捕捞到,但当地人就是不吃,这是为什么呢?   湟鱼,其实叫“青海湖裸鲤”,就青海湖才有。   它身上几乎没鳞,长得圆头圆脑的,这鱼长得特别慢,一年才长一厘米,想长到半斤重,得等上十年!   之前人们拼命地捞,全靠这个生存,到2002年就只剩两千多吨了,还没有以前的十分之一多,眼看就要彻底没了。   幸亏从1980年开始,青海省一次又一次地封湖禁止捕捞,还专门为它立法,把它定成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政府还建了救助中心,不停地孵小鱼、往湖里放,前后放了超过两亿条,功夫没白费,到2023年,湟鱼终于恢复到了12万吨,从“濒危”变成了“易危”。   可就算鱼这么多,当地人还是一口不吃。   最主要的原因是信仰,很多藏族人把鱼看作是“神的化身”,传统上就没有吃鱼的习惯,觉得鱼跟龙是同类的,吃了不吉利。   再加上一些地方有水葬的习俗,遗体被投入湖中,尸体都让鱼给吃了,因此吃鱼对他们来说,还是很难接受的。   大家的环保意识也越来越强,很多人都明白,鱼才是整个湖的关键。   没了鱼,鸟就不来了,水也会失去生机,以前不少靠捕鱼为生的人,现在都主动变成护鱼人。   湖边建了污水处理厂,也开始限制塑料袋,越来越多人靠着旅游业过日子,保护青海湖,就是保护自己的饭碗。   另外,健康问题也很重要,湟鱼长得慢,湖还是个咸水湖,体内很容易就会堆积金属,吃了对大家身体也不好。   更关键的是,现在捞湟鱼是犯法的,封湖禁捕的政策至少要执行到2030年底,谁抓谁就违法,情节严重甚至要坐牢。   湟鱼对青海湖真的太重要了,它是整个生态的“核心成员”,连着湖水、候鸟和草原。   尤其是每年成千上万的鸟飞来生孩子,全靠吃它活命,专家说,要是没了湟鱼,青海湖就会变成一潭死水,鸟也不会再来了。   现在,青海湖边的老百姓早就改变了生活方式,连祭奠祖先都改用酥油点心了。   虽然鱼多了,但它们仍然是被保护的对象,捕捞禁令还在严格执行。   说到底,不吃湟鱼,不只是一个规定,更是一份敬畏、一种共同的守护。

0 阅读:1
再见了地球

再见了地球

今天起和我一起聊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