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特朗普突然宣布了 9月1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其社交平台“真实社交”上再次猛烈抨击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直言“美国没有通胀”,并要求美联储“必须立刻大幅降息”,甚至直接批评鲍威尔“毫无头绪,是一场彻底的灾难”。 这话一出来,不少人都看愣了——不是刚过去的八月,美国劳工部还公布CPI同比涨了3.7%吗?虽说比去年的高点降了不少,但离美联储2%的目标还差着一截呢。 特朗普这一番话,不少人听了肯定会觉得有点反直觉。毕竟,他一方面抨击通胀不存在,另一方面却又呼吁美联储大幅降息——这难免让人觉得矛盾重重。你要知道,降息是刺激经济的一种手段,通常是为了应对经济衰退或者需求疲软时采取的政策。如果按照特朗普的说法,通胀并不严重,那降息的理由又是什么呢?是否意味着他对经济形势的判断存在一定偏差?毕竟,美国劳工部的数据清楚地告诉我们,通胀的压力依然存在,尽管它已经有所缓解。 很多人可能会说,特朗普的言论更多的是出于政治考量。毕竟,2024年总统大选已经在眼前,他的每一次言论和举动都可能影响选民的情绪。在这种情况下,把美联储推向“灾难”的说法,可能是试图转移民众对经济问题的焦点,让自己的“经济恢复”形象更加鲜明。再者,他一直以来都对美联储的政策不太买账,认为高利率会抑制美国经济的复苏,这样的言论更符合他一贯的风格。 但是,这种言论真的合理吗?如果我们从经济理论的角度来看,通胀并不是一项可以轻描淡写的经济现象。在美国这个消费主导型的经济体里,物价上涨对普通民众的影响是非常直接的。3.7%的CPI上涨,虽然没有去年那么恐怖,但依然远高于美联储所设定的目标,这表明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尚未达到预期的效果。降息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下似乎并不明智,因为这可能导致需求进一步过热,加剧物价上涨,甚至引发更严重的通货膨胀。 而且,特朗普所谓的“没有通胀”,可以说完全忽视了一个现实问题:美国的劳动力市场和商品市场正在经历一场“供需失衡”的长期战斗。虽然部分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有所回落,但一些关键领域的价格依然居高不下,尤其是在住房、医疗和教育等民生领域。这些领域的高通胀,才是民众生活水平压力的真正来源。因此,说美国没有通胀,显然是不切实际的。 我们也不得不提,特朗普的经济主张一直以来都偏向“短期刺激”。降息、减税、放松管制,这些政策虽然能在短期内刺激经济增长,但长期来看可能会带来负面后果。例如,降息可能在一段时间内降低借贷成本,推动消费和投资,但如果长期维持低利率政策,就有可能积累金融风险,最终导致资产泡沫和金融危机。因此,特朗普这一番言辞是否真正符合美国经济的长远利益,值得深思。 特朗普的言论显然是出于政治利益的考量,但也暴露了他对美国经济复杂性的缺乏深刻理解。从经济学角度看,目前美国的通胀问题仍然严峻,降息并不是解决问题的良策。更重要的是,特朗普的这种言论可能会对市场的信心和美联储的独立性带来不小的挑战,毕竟央行的政策应该以经济数据和前瞻性分析为基础,而不是迎合政治口号。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特朗普怒怼普京 特朗普政策变脸 特朗普发难 特朗普炮轰普京 特朗普怒怼 特朗普川普 特朗普雷人言论
特朗普出面求情都没用,美国人终于明白,中方等待的时机已经来了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8评论】【3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