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国防部情报局称,在新罗西斯克附近的黑海,乌克兰军方追踪到俄罗斯联邦黑海舰队的一艘船只并让其瘫痪,俄军只有四艘这样的船,9月10日,乌克兰国防部情报局宣称,其特种部队在黑海新罗西斯克附近对俄罗斯黑海舰队一艘MPSV07型多功能舰艇发动袭击,并成功“瘫痪”该舰。 据乌方披露,这艘造价约6000万美元的船舶于2015年服役,是俄军仅有的四艘同型舰艇之一,主要负责后勤支援、侦察和特种作战任务。 虽然俄罗斯这边还没正式跳出来承认,但国际上好多搞卫星监看的民间组织都发现,那几天新罗西斯克港确实有点“不太对劲”船调动异常,好像出了什么事,而这早就不是乌克兰第一次用无人艇偷袭成功了,之前他们就已经用这招让俄海军头疼了好几次。 你可能会问,黑海舰队不是有巡洋舰、护卫舰吗?为啥偏偏盯着这种多功能辅助船打?答案很简单:因为它又贵、又少、又关键! 这种船名字听着不霸气,但它可是海上“多面手”,能运物资、能支援潜艇、还能搞侦察,俄罗斯一共就只有四艘,打掉一艘,就等于废了它四分之一的能力,后勤线和特种任务都会受影响。 这就好比打游戏,你不去硬刚对方满血的坦克,而是专门偷袭他们的移动补给车,车一爆,坦克没多久也得趴窝。 乌克兰用的招数也很有意思:无人艇,这些小艇成本低、不容易被发现,还能装炸药精准遥控,简直就是“小成本办大事”的典范。 这几年,黑海早就成了乌克兰和俄罗斯“新型海上游击战”的试验场。 从2022年乌克兰用导弹炸沉俄黑海舰队旗舰“莫斯科”号开始,俄罗斯就学乖了,把不少船从克里米亚撤到了更远的新罗西斯克,但没想到,乌克兰的无人艇越打越远,越打越精。 现在的黑海对抗已经脱离了传统海战模式:乌克兰依靠无人艇、无人机和西方情报支持,采取精准打击战术,俄罗斯则不断加强港口防御,部署防潜网和巡逻队,但仍难以防范灵活的无人装备袭击,这场对抗如同高科技版的猫鼠游戏,只不过现在的"老鼠"具备了自主导航和爆破能力。 乌克兰的战术为小国对抗海军强国提供了实用经验:集中攻击敌方高价值但数量少的装备,以最小成本换取最大效果,他们利用低成本无人艇配合精准情报,实现了不对称作战优势,并通过持续袭扰迫使对手长期处于戒备状态,消耗其资源。 类似战术也出现在红海,胡塞武装使用无人机和导弹频繁袭扰商船和军舰,这反映出低成本无人装备正改变现代海战规则。 这场袭击看起来是一次战术胜利,但其实背后藏着更大的信号:海战再也不是“大舰巨炮”说了算了。 以前一个国家海军强不强,要看有多少驱逐舰、航母,但现在,一艘几千万美元的军舰,可能会被几十万美元的无人艇“换掉”,这种成本上的不对等,正在改变海上力量的规则。 俄罗斯虽然在新罗西斯克布置了重重防御,但还是没防住,这说明光靠“修围墙”挡不住智能无人装备的袭击,未来的海军,得更像一个“灵活的反应系统”,得能主动发现、主动干扰、主动出击,不能光呆在港里。 还有一个重点是,乌克兰能成功,离不开西方的卫星情报和技术支持,这说明现代战争早就是“体系作战”,单靠自己很难玩得转。 最后也得提醒一句,随着无人技术越来越普及,一些小组织或非国家势力也可能搞到这种装备,到时候海上冲突可能会更多、更乱,国际社会是时候该坐下来,好好谈谈“无人装备怎么用、怎么管”了,不然以后的海上,可能会越来越“卷”、越来越凶险。
假如波兰下场乌克兰,俄军能扛住乌波联军吗?这么说吧,波兰要是下场乌克兰,相当于给
【3评论】【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