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国军中将周磐在昆明被俘,并判处死刑,就在快要被枪毙时,他忽然想到,自己手中有救命符:他想用一个宝贝,换自己一条命! “你以为用文物就能抵消历史罪行?”执法队义正言辞地对周磐说道。当时,被俘的国民党中将周磐在面临极刑判决时,试图以其私藏多年的皿天全方罍的器盖作为交换条件,祈求获得赦免。 曾任国民党陆军中将的周磐,在解放战争时期曾组织武装力量与解放军对抗。1950年在昆明被俘后,经过司法审判被判处死刑。就在临刑前,他提出愿意交出1925年在湖南桃源获得的皿天全方罍器盖,希望能够获得宽大处理。 这件铸造于商代的青铜重器被尊称为方罍之冠,体现了中国古代青铜冶铸技艺的巅峰成就。皿天全方罍于1919年在湖南桃源地区被发现。遗憾的是,出土后不久,器身就被不法古董商诓骗外流,致使这件珍贵文物在海外漂泊近百年之久,长期处于身首分离的状态。 虽然周磐最终交出了器盖,但其历史上参与围剿红军的事实确凿,最终仍然受到了法律的严正审判。此后,这件珍贵的方罍器盖被省级博物馆正式珍藏。这件国家重要文物的完整归藏,象征着我国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取得重大进展,成为博物馆事业发展进程中一个值得铭记的重要里程碑。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因历史原因流失海外的文物数量超过千万件。近几年,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和综合国力的持续增强,众多流失文物正陆续踏上归途。 文物回流工作依然任重道远。需要国际社会通力合作,完善文物保护法律制度,加强打击文物非法贩运的国际协作。同时也要提升全民文物保护意识。 目前,我国已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文物保护体系,也让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文物的重要性。 我们应当倍加珍惜当前来之不易的和平发展局面。要建立正确的历史认知,深刻理解文物最理想的归属是国家收藏和全民共赏。同时要借鉴历史经验,维护好当下的社会稳定,推动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文物保护工作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每位公民都应当成为文物保护的实际行动者,主动参与文物犯罪线索举报,支持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工作。让我们同心协力,推动更多流失海外的文物尽快回归祖国,使中华文明瑰宝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这才是对历史文化最好的尊崇,也是对子孙后代最负责任的使命担当。 信息来源: 中工网|《皿方罍长达一个世纪的归家路》 人民网|《重器皿方罍器身与器盖分离近百年后合体》 人民政协网|《青铜艺术瑰宝皿方罍 即将亮相上海博物馆》 文|何夕 编辑|南风意史
1950年,国军中将周磐在昆明被俘,并判处死刑,就在快要被枪毙时,他忽然想到,自
南风意史册
2025-09-12 08:44:23
0
阅读:2